雖然是去期待已久的巴塞隆納,但是卻是在「年老力衰久病纏身、機票都訂好了、廉價航班一改時間又要付30歐」的情況下勉強照原訂劃去的,所以玩得算是隨隨便便,不過倒也有藉口可以輕輕鬆鬆,例如說花一整天去海邊曬太陽之類的。
話說我首次乘坐廉價航班(之前千方百計地避免任何需要搭飛機的旅行),坐的就是傳說中太便宜了便宜到令人不敢置信因此又稱Dead Wing(死亡之翼)的Smart Wing航空。除了它生動的別名讓我一路緊握慈玄宮平安符之外,機票上毫不諱言的坦白警告更讓我五體投地:

請確認您的登機門有沒有改,因為它可能已經改了。
由於先前說過的年老力衰、聽覺嗅覺和警覺都退了一大截、極有可能連有酒鬼衝上來擁抱我都沒察覺,加上一直被警告西班牙不利獨行,一下飛機後我按原計劃老早先去Hostel拐騙個哪個誰出來陪我玩(這什麼計劃)。
找來Jody全不費工夫,她出生在美國某個我記不起名字的窮鄉僻壤(這她自己說的),小時候在土耳其長大,目前在瓦倫西亞附近的某個大學城交換,過著每天走路五分鐘到海邊、享受沙灘排球和曬傷、聽在我耳裡簡直是天堂般的美妙人生,外型是運動版的芮妮齊薇格,特徵是容易因為奇怪的原因感動,例如說在街上撿到玫瑰花瓣碎。

我們的第一個目的地和我抵達任何一個城市的第一個任務都一樣:吃東西!吃東西!
然而復活節五天連假的第一天似乎就是西班牙的某個不出門節,全世界的西班牙人都不出門,絕大多數的店,除了騙觀光客的貴得要死餐廳之外,也都不開門,於是乎我們下意識地尋找有人的地方而來到這裡:
封街遊行區,原來西班牙人都在這裡。

遊行的現場還有一位女歌手清唱聖歌,其宏亮的嗓音不靠擴音幾乎足以蓋過人群鼓噪,雖然因為太多人了所以看不清楚她到底站在哪裡唱,但只聞歌聲不見人也讓滿是觀光客的遊行大典多了一絲幽謐。
有趣的地方是除了Jody說讓她想起三K黨的黑斗蓬遊行隊伍之外,後面跟著的基督花車與媽祖出巡的花車實在有著驚人的相似處,說實在的只要讓扛十字架的耶穌坐在金椅子上就和清水祖師別無二緻哪,看來東西方的宗教遊行其實差異不大嘛。

結論是我們完全抱著看熱鬧的外行心態跟人家擠遊行,不懂寓義還私自與三K黨和清水祖師做聯想。

【擠在旅館陽台看遊行的人】
【擠到睡著】

【Jody說要省錢硬是不吃但叫我一定要拍下來的甜筒殼】

之後我們鑽進一間烘焙店,用我最熟悉的西班牙文單字:Uno,點了一個綠綠派。
它和Week 4裡提到的菠菜派有異曲同工之妙,而且同樣讓我對菠菜這種長期不受我歡迎的植物另眼相看,加上它中間那塊是非常臭而濃郁的起士,真是打到我心裡了。

右邊是Jody咬的,這張就當作我們的合照好了(雖然沒有我們的臉,只有我們的齒模)。
接下來我們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以半迷路的方式(意思就是我們其實不知道往前走是什麼)抵達了國家藝術館,還目睹了聚集百人圍觀的水舞表演。
這座水池的名字叫Magic fountain,直譯是很俗的「神奇噴泉」,但是老實說還真是莫名地深得我心。其水道設計之嚴密、水壓和頻率都恰到好處,隨著背景音樂的轉換起舞,是一座本身極富生命力的水池啊!
其中連續播了很多耳熟能詳的流行歌曲(席琳迪翁之類的)、歌劇,還有西語版的迪士尼經典主題曲,圍觀的人們也開始跟著哼唱,彷彿呼聲愈高,水柱也能舞動地更起勁。
【Jody,by me】
【me,by 真的很不會拍照的Jody】

【神經病美國人】

【美術館前】
【山上有外星人】
一個小小的像古典構圖一樣的夜景,前景的看台上,人們擠在巨大的女神像旁,遠處的山腳下,城鎮裡燈火閃耀,夕陽的餘輝在山頂拖著它的尾巴。
【下山經過無人的公園】


Jody說:「這種地方要是我一個人才不敢來勒。」
說得對,我也不敢,但是多一個人膽子就大起來了,還大肆在夜半無人的公園裡玩盪秋千,經過的人看到應該會把它寫成鬼故事。


到回家時,噴泉秀已經結束了,屋頂上發出呼叫蝙輻俠的光(我可以再膚淺一點)。
晚餐吃的是非常可憐但還是非常飽的組合,牛角麵包夾起司火腿,配喝了會醉還全身發熱語無倫次的神奇西班牙礦泉水(?),真的是個喝水也能High的國度。
此時突然覺得巴塞隆納和我們印象中的西班牙不太一樣,雖然哪裡不一樣我也說不上來,但總覺得好像有點「太乾淨」了,雖然也不是說西班牙一定要有點髒髒的,但總是不該太客套,多一些鬧轟轟吧。總之就是有種上網拍訂了貨送來結果色調和材質與預期不同,但其實也挺好看所以就繼續拿來穿的感覺。
不過話說回來,巴塞隆納所在的加泰隆尼亞地區似乎剛好也把自己定位成一個「不那麼西班牙」的州:擁有自己的語言,以及喜歡稍稍偏離西班牙傳統的文化,既不鬥牛,也不佛朗明哥。
換言之,我在西班牙唯一落腳的城市,恰好是一個屬於非典型西班牙城市的城市。不過,即使如此,它仍然深得我心,大概是因為它同時也是這樣一個「舉頭皆藝術」的城市。

【某辦公大樓門口的亂跑鐘,我好愛那個9,充份表達出「嘿嘿嘿來追我呀」的情緒】
我總有種或許是他們離法國太近所以覺得自己有點French的感覺,尤其在研究加泰隆尼亞語的「出口」時(到任何一個國家首先認得的第一個單字,因為不管是出機場、出火車站還是出地鐵都要靠它活):
依照之前的印象,法文的「出口」是Sortie,西班牙文的「出口」似乎是Salida(在這之前沒去過西班牙,不過應該是在梵帝岡學的),加泰隆尼亞語中的「出口」則是很巧妙地結合兩者而成的Sortida。
所以「Sortida = Sortie + Salida」莫名地在我心中成為了「加泰隆尼亞人 = 自認為有點小法國的西班牙人」的證據,雖然這個論點可信度不高就是了。
不過復活節連假在西班牙是個大節,巴賽隆納也不例外,全國共享兩週長假,人們對於放假的喜悅充份表現出這是一個非常不在意當前經濟困境的國家,每一天都有不同的慶祝模式。前一天是基督「繞境」(?),第二天則是如情人節般的溫馨日子,街上充滿了戀侶、玫瑰,與大特假,但我很不懂的是,這一天就像全國閱讀日一樣,每一條主要大街都擠滿了書攤和購書人潮。

我還在毫不知情的狀況下不小心擠到大排長龍的簽書會的正前方,直接和忙著簽名的大明星面對面,心裡還想說要這些人是坐在這幹嘛,一轉頭超多人排在我後面。


【奇怪的生物入鏡?】
【阿公阿嬤與紅玫瑰】

【街道被擠得動彈不得】

【巴賽隆納人真愛書】

【連無印良品都客滿】

擠著擠著我也不知不覺順著人潮來到巴賽旅遊最有看頭的系列景點之一:高第建築。
之後想朝著市中心公園走去找塊綠地買個熱狗透透氣,阿結果中央公園也是我此生看過最擠的一個公園。

【公園附近奇妙的雕像 之 扛著船的航海女神像】
【公園附近奇妙的雕像 之 在吃脆笛酥】
【走近看原來是枝仔冰】

【沉思牛 之 靠也太帥我愛上巴賽隆納牛了】

«第三天的怪教堂與海邊慵懶行請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