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國外很容易思考自己國家的處境,尤其身處捷克這個同樣卡在強權之間的小國,因此在雙方情形相比之下,也稍微得出了一點點想法。恰好在網上看到一篇舊聞:

恪守一個中國,增進政治互信。 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是國家核心利益。 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 1949年以來,大陸和台灣盡管尚未統一,但不是中國領土和主權的分裂,而是上個世紀40年代中後期中國內戰遺留並延續的政治對立,這沒有改變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 兩岸複歸統一,不是主權和領土再造,而是結束政治對立。 兩岸在事關維護一個中國框架這一原則問題上形成共同認知和一致立場,就有了構築政治互信的基石,什麽事情都好商量。 兩岸應該本著建設性態度,積極面向未來,共同努力,創造條件,通過平等協商,逐步解決兩岸關系中曆史遺留的問題和發展過程中産生的新問題。 繼續反對“台獨”分裂活動是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必要條件,是兩岸同胞的共同責任。 凡是有利於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事都應該大力推動,凡是破壞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事都必須堅決反對。

以上是胡錦濤於2008年提出的六點兩岸政策,簡稱「胡六點」中的第一點,點明整個對台政策的態度和原則。

這一段宣言,老實說我不得不同意它完全是根據史實,雖然還是試圖以莫名口號洗腦民眾,但至少查無任何捏造虛假事件之情事。這大概是因為北京政府也深深明白,任何以編造的歷史或領導人說法為由鼓吹大中華主義的發言對於台灣人民都是無效的,甚至在大部份情況下還會適得其反,共黨對內的宣傳手法要是用在台灣人身上,只會討來一個字:「屁!」

因此我也很高興得知,胡對於兩岸談判的方針有所進步。
但是,我也不得不說一句,光是點明台海現今的分裂是來自於中國內戰造成的政治對立,未免也太避重就輕了。


北京政府要是以為,只要釐清了國共內戰的根源,就可以獲得台海共識,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我生在台灣,但我可是對國民黨或是蔣介石一點感情也沒有,雖然客觀來說他年輕的時候也算是中國歷史上的軍閥中數一數二帥氣挺拔的,但是這並非我考量台灣,又或者,全華人未來的根據。我從未想過要在國共內戰的兩方之間選一邊站,真正要算起帳來,蔣介石在國民黨在中國的時代大舉滅共的時候,我還是個日本人。即便我同時也難免懷著一絲仇日情結,但是大部份的本省台灣人,仔細想想就會發現,我們根本沒有理由要為了國民黨而仇恨共產黨,倒是中國政府在過去幾年對於台灣在國際上地位處處打壓,反而才是惹毛了不少台灣人的主因。
就我一個單純弱女子而言,我才不管毛蔣之間的愛恨情仇,光是讓我原本可以免簽證去土耳其大口喝便宜新鮮果汁的夢想瞬間破滅,就足以構成讓我不愛你們的原因了。


事情發展到二十一世紀,已無關國民黨、共產黨、蔣介石、毛澤東,更無關一個中國、兩個中國,或是一個中國、一個台灣。


中華人民必須了解的是,台灣問題,並不是「特殊情形」,而是反映了整個中國地區企圖統治問題的一小部份。
真要講起歷史,西藏和新疆地區早在元朝以前就被納入中國版圖了,但是至今仍然衝突不斷,甚至有許多藏獨和疆獨組織採取的是比台獨人士更加激烈的手段。確切來說,所謂的「台獨份子」和他們比起來,可以說是「什麼都沒做」。當這些早在五百年前就是「中國人」的地區在朝共黨大樓丟汽油彈的時候,五十年前才讓中國國民黨入主的台灣人還只能對自己的總統丟丟雞蛋。就這點來看,歷史情仇難道真的是導致這些獨立運動的原因嗎?

人,是不會為了歷史而流血的;真正能夠讓人不顧性命去爭取的,是未來。

中國人上一次用血去換來的也不是反清復明,而是民主建國。因為以過去的仇恨作為驅力的行動,是站不住腳的。只有未來,才會成為人們賣命奮鬥的原因。

那麼,中國人民或許會問:「為什麼你們這些人的未來不能是回歸中國?」



我有個朋友安娜曾經被一群十幾二十歲的中國女孩在一個緊張的氣氛下問過相同的問題,我後來知道像那樣政治熱衷、一心一意向著大中華主義的年輕人,在中國有個統稱,叫作「憤青」。當時她們一群人在晚餐時看到藏獨人士暴動的新聞,不知怎地話題牽扯到台灣議題,這群平時相處和樂融融的女孩的愛國神經煞時全面啟動,圍著我的朋友逼問:「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有什麼不好?」

安娜平時說話也特別大聲,先是反問:「台灣變成中國一部份有什麼好?」

女孩異口同聲地說:「整個中華地區包括台灣、西藏、新疆,本來就是一體的!這才是維持了國土的完整性!」

這樣的強硬立場來勢洶洶,連安娜也招架不住,接著她便沉默了。她眉頭深鎖,看著這些相處了那麼久的朋友,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事到如今,要讓女孩們仔細想想「守護中國國土完整性」的原因何在,似乎是不可能的,問他們為了黨宣稱的國土完整性,是不是就算剝奪人們安居樂業的生活也在所不昔,大概也得不到什麼令人滿意的答案。

當她告訴我這件事時,她又氣又難過,這大概是她唯一一場吵不贏的架,也是唯一群讓她不知道日後該如何面對的朋友。



去年十月東京影展時中國代表團阻礙台灣代表團入場的影片在台灣各大媒體重覆播出,更在Youtube上引起討論,畫面中一名年輕貌美的中國翻譯官員指著台灣代表團質問:「你是中國人嗎?你是中國人嗎?你是中國人!」這位豔麗而強勢的女官員讓我聯想到George Orwell的諷刺小說《一九八四》裡面的女主角。

人數不多台灣代表團明顯在氣勢上差了一截,音量不足但仍然重覆回答道:「我是台灣人!我是台灣人!我是台灣人!」




究竟這樣的爭執背後代表什麼樣的意義?
改變了名稱,或是改變了所處地位,就能改邊雙方的關係,或是台灣對中國的態度嗎?

我們唯一能看到的是,好像不管到哪裡,中國和台灣就是水火不容。

我必須承認,我們體內的確流著中國人的血。就算大部份本省人都有平埔族原住民血統,但是我也未曾想過要用那樣牽強的原因否認自己是個中國人,老實說,我很驕傲自己能夠就近接觸如此歷史悠久的智慧,也很喜歡代代保留下來的文化。我想許多台灣人再台,也不會反對這點。當外人問起我是不是中國人時,比起台灣人這個稱號,我寧可回答:”I am culturally Chinese, but Taiwanese as my nationality.”(文化上我是中國人,國籍上我是台灣人)

但是實際上卻有許多因素逼著我們和中國劃清界線。其一便是先前提過的國際打壓,濫用強權限制台灣政府與個人在國際上的活動。中國或許會反駁:那還不是因為你們台灣人老愛喊獨立。沒錯,再惡劣的手段都是起因於台灣的敵對,但是話說回來,企圖以國際懲罰來逼迫台灣就範也太異想天開了。
是人都一樣,愈打跑愈遠。難道我會因為不能去土耳其喝果汁,就喜洋洋地跑去投靠大陸嗎?更加嚴厲的施壓,只會適得其反,敦促台灣人提昇自我經濟實力,讓自己在中共設下的惡劣國際環境下謀得一絲談判位置,求得生存之地。國際情勢說到底也就和小女生勾心鬥角沒兩樣,妳愈是與我為敵,我愈是要整垮妳、妳愈是要整垮我,也休想我對妳客氣。

另外一點聽起來大概不太悅耳,但是既然要坦白,不如一次講個清楚:讓台灣人死都不想說自己是中國人的原因,就是,中國在國際上的形象太差了。要讓死要面子的台灣人承認自己是那種無論到哪裡都如入無人之地、毫無基本禮儀常識更不懂得尊重他人的民族,別鬧了,不可能。
當然我非常明白這是刻板印象,身邊也有許多明事理又好相處的中國朋友,但是抱歉,這並不代表刻板印象中的中國人不存在,就我個人經驗而言,他們還佔了大多數。
除了人民素養在台灣人心目中極為惡質的印象之外,政府的所作所作為更是讓台人退避三舍的一大重點。於此之前,在近代的政治封鎖、思想重塑和經濟快速開放的洗禮之下,就許多方面而言,中國已經不太「中國」了。和許多台灣人與旅外人士懷念和嚮往的祖國相比,幾乎是天南地北,甚至可說是面目全非。加上北京政府關於人權議題、言論自由政策時不時流到國際媒體上的負面評價,實在是叫台灣人不敢領教。在這樣的情況下被問及是不是中國人,即使是政治立場尚不明確的台灣人,也會被逼著趕緊否認。
簡言一句,讓各地的獨立運動愈演愈烈的,除了國際因素之外,更大的一部份是中國內政問題。

以下影片純屬娛樂,無用以佐證論點之意,【日本瞎搞節目:中國人為什麼被外國人討厭?】
(請忽略影片標題,我也不懂分享者立場何在,總之那不是重點)






「分割國家吧。」

在這個胡搞瞎搞的日本節目中,站出來指控中國政府管不好非法移民的美國人,說了這句足以挑起敏感議題,卻又令人捧腹不已的話。

「既然管不了那麼大一片土地,就讓各個民族和地區獨立,那就能各自管理好了。」

雖然說美國人的這句話充滿了英美主流媒體(如,說它腦殘我個人也很同意的CNN)長久以來抱持的觀點,那就是今天的中國有如一堆互相排斥的磁石,硬是被塞進同一個袋子裡,在莫名擁擠的空間內被迫敲敲打打、摟摟抱抱,糾纏不清。

這樣的觀點經常被中國官方批評為「西方列強假藉人權之名,行削弱我方國力之實」。

北京中央政府用這個理由大肆批評西方國家,除了轉移自己國內人民的注意力,煽動他們去仇英、仇美而讓人們忽略自己國內的紛爭與造成的傷害之外,這句話,還真是一句實話。但老實說,他們當然是來挫挫中國銳氣的,不然你以為他來幹嘛?中國人即使不帶仇恨也該明白英美立場,實在不需任憑黨中央擺佈而忘記反省自身、回頭看看問題的來源。

感情是勉強不來的,中國各地文化差異造成的鴻溝幾乎是靠著集權和武力才勉強掩蓋起來的。在中國有發言權的東部城市富人,自然是感受不到,但是包括達賴喇嘛在內的許多非獨派異議人士推崇聯邦制的原因便是如此。

對,「聯邦制」,連我自己聽了都嚇一跳,原來西藏流亡政府並非全然的藏獨人士,他們的精神領袖所追求的,也不是西藏獨立,部份藏獨組織甚至還因此對達賴喇嘛懷恨在心,認為他讓共產黨佔了便宜。就這點看來,達賴所提出的政見並未威脅到北京中央政府常久以來讓民眾堅信不移的「國土完整性」原則,唯一受到威脅的其實是目前集權制下中國共產黨的統治範圍,以及在各個所謂的「自治區」駐兵的軍權。

即便了解到北京中央政府對無獨派人士趕盡殺絕的原因純粹是擔心危及黨中央掌握的權力,我仍然看不出溫和派提出的「聯邦制」在未來的任何時間點降臨今天的中國的可能性。

讀過中國歷史的人都知道,在有考據的三千年以來,現在稱為中國的這個地區的政權發展一直遵守一個慣例,那就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樣的發展並不是單單一句「物極必反」就能予以解釋的,我也不想用這種口號式的老套宣傳法散播什麼訊息。其實原因就和上面胡搞瞎搞的日本節目裡中國人自己用的藉口一樣:國土太大,管理不易。

施行郡縣分權式的朝代,最後終以軍閥割據陷入混亂;統一國土而展開中央集權的朝代,面臨的不是內憂就是外患,再精明的君王即便兵來將擋,也沒辦法世世代代把權力綁在手上。因此即使是聯邦制,未來也只會帶來更多的爭權奪利。

如果說還有哪條路,能夠解決當前的國際問題,並且緩和中國的內政問題,那是有的:





分割國家吧。




不要以為我身在國外便是用台灣人的嘴講美國人的話,我所指的分割國家,雖然的確也是讓各個地區、民族獲得獨立政權,但是分割的目的絕非與鄰為敵。


分割,以獲得更大的統一。


要實現大中華主義的唯一手段,並不是像滴血認親般,把有華人血統的居住地區納入自己手下就能夠相融的。與其統一大中華,不如分割大中華,華人國家分割之後並不代表分裂與對立,而是創造真正能夠制衡西方世界的中華聯盟,也就是說,比起集權制、聯邦制,華人國家最需要的是友邦制。

換成共黨宣傳的說法,也可以寫成是中華人民共合國中央政府大發慈悲,以無限地寬恕和包容為前提,開放自治地區民主投票決議獨立,獨立國基於這樣的恩惠,成立中華東亞聯盟,化敵為友。

我在這裡並非打算鼓吹台獨或是統一思想,只是提供以「恪守一個中國,增進政治互信」為目的的中國政府一個達成如此目標的管道。

三千年來將我們所有人緊緊相繫的炎黃血統,不再淪為強權與威嚇的藉口,而是成就政治獨立、外交互信、貿易互惠的區域經濟共同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花生醬 的頭像
    花生醬

    有花生醬玩什麼都刺激

    花生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