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這麼多年,我慢慢可以理解,為什麼國策大叔會認為網路時代的年輕人大多有「台獨思想」。
或者應該說,我明白了他眼中的「台獨思想」是什麼意思。
其實真正讓他這樣的人感到百般不自在的,是當我們這一代看到「我國」兩個字的時候,浮現在腦海裡的畫面。
我們去郵局寄信的時候,國內郵資的認定就是這樣算的。
但是長這樣的「我國」卻令他們毛骨悚然。
因為對他而言,用這個形狀界定國內外,就是一種「台獨思想」。
在他的認知裡,年輕人心目中的「我國」應該要長這樣的:
「但是這樣寄過去的郵資明明很貴啊?!郵局又沒有算我國內郵資!」
「再說,這地址到底要怎麼寫啊?」
當你提出這樣的問題,就莫名其妙地被指控為「台獨份子」了。其實這位年輕人只是蹲在路邊吃剉冰,根本還沒想到獨立建國這件事,也沒有任何「仇中」、「反共」、「崇日」的概念(說實在話,我個人還完全相反);光是從郵局走出來,就超級「台獨」了。
他看起來是真的憂心,並不是刻意要貼上某個標籤,實際上「台獨」兩個字也沒什麼好污名化,只不過這塊土地上生活的人世界觀之分歧,對於「我國」的想像截然不同。
但他執著地認定這是舊課綱帶來的不良影響,甚至認為舊課綱才是一種洗腦教育,讓年輕人出現「不合法(憲法)」的國家認同,所以必須要以新課綱矯正回來;卻沒發現,我們其實只想要好好寄個信、買個網拍而已。
這不是故意的啊,這是我們生活的真實世界不是嗎?
如果「我國」是長這樣,到底什麼時機點要辦出入境登記?哪裡運來的貨物沒過海關才叫「走私」?計算人口密度時到底是多少人口除以多少面積?
這些都是很普通的生活問題,你這樣搞,我要旅遊、做生意、讀研究所都好困擾啊啊啊!你明不明白啊啊啊?
我的立場其實一直都不夠獨。
因為我一直期待中國改變,像達賴天真地期盼聯邦制一樣。
到那一天,我並不認為台灣一定要終極獨立。
但如果非得如此才能活在一個一致真實不錯亂的世界,那我確實就是台獨份子了。恭喜你成功整合。
還有,上面那張地圖,連實際生活在左大半部的14億人口看了都驚呆了,因為在他們的課本裡,「我國」是長這樣的:
你剛剛上面凸出一大塊是怎麼一回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