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初高女士來訪時,我問她想走什麼樣的行程,她(不知該說是懶惰還是誠心朝聖地)說:
「就照著《來去台東》的歌詞走吧!」
不過最後基於種種體力上、精神上、物質上、地理上的限制,我們在《來去台東》中漏掉了「出名鯉魚山」,所以我今日揹著相機,踏著單車,決定代替她去一趟,看看上面到底有什麼。
我先是將單車停到了一個隱祕的地方(幹嘛?),也就是誠品故事館後方長滿了草的單車停車蓬。然後從忠烈祠入口尋著看不出來是入口的水泥步道往上走。
一路上嘈雜與寂寥並存的矛盾感受,讓我可以在這裡帶著十足的自信告訴高女士:妳什麼都沒錯過。
【忠烈祠紀念碑南側】
斑剝的油漆、生鏽的涼亭座椅、想裝可愛卻顯得格外陰森的企鵝垃圾筒(上面寫的是「菓皮箱」?這什麼分類,台東人都專程來這裡吃水果嗎?),搭配由山腳傳來的響亮卡拉OK行動攤販、毫無間斷地兩攤同時播放國閩語金曲,讓我一方面感受到無法遠離的熱鬧滾滾,一方面驚覺如果出現什麼東西的話,我就算放聲大叫也會馬上被三聲無奈給掩蓋過去。
一發現周圍灌木叢無力阻擋由下而上的喇叭、引擎、音響、叫囂聲,我連忙選了一條最陡的階梯,想要一鼓作氣逃離這個氛圍。
然後竟然瞬間立馬抵達了下一個涼亭。
之後明白了這座迷你山頭上涼亭出現頻率在任何一面都是一致的密集,就不如這般驚訝了。
隨著這個相對舒適但激似公車站的涼亭出現,我看到了登上鯉魚山的第一個view,心中暗讚了一聲:「哇……
是工業區耶!」
……嘛,這也不能怪它,這方向本來就是工業區。至少後面還有中央山脈可以看已經很不錯了。
不過我倒是藉此發現了一件在平地沒發現的事:這一區90%的屋頂都是白色的。
估計很有可能是幫助鐵皮屋散熱,以渡過後山夏日漫長的日光直曬。竟也意外地符合了減緩暖化的建築概念——以白色屋頂降低太陽熱能在地表的聚集。如果能在屋頂上種點什麼、來個天台花園更好(環保狂人發作)。
根據這張步道導覽圖,我所在的這個公車站涼亭沒在開玩笑就是「鯉魚亭」,竟然用了一個聽起來應該要是「鯉魚」山上重要地標的名字。
然而在這裡也確實讓我又看到另一個奇觀:
站在該亭往北、東、南三側一看,會發現這裡顯然是這座山頭上三種不同款式步道的集合點,分別是:
生態友善型步道、假友善真破壞型步道,以及終極生態破壞型步道。
剛好它們齊聚一堂,印證了之前曾經在環教志工課程學到的一課。
首先,「生態友善型步道」,顧名思義就是在材質挑選、施工方式及未來使用上對生態環境的衝擊程度最低、景觀上最能與環境融合的步道。
以鯉魚山為例,這一種步道的楷梯主要是以未上防腐漆的木柱框起支架,中間踏腳處以碎石舖成,可於雨天防止步道變得泥濘難行,更重要的是,這樣的設計保留了空間讓脆弱微小的生物諸如蚯蚓、昆蟲等可以通行、生存、覓食和跨越步道兩側的棲地來求偶繁殖。
【小蟲】
【因為AF壞掉,所以只能拍一些逃不快的生物】
【裝死中的蜥蝪,後來有人來就被我用葉子趕走了】
這類生物對一般上山的民眾來說雖然長得不大討喜,卻是森林中食物鏈最基層的居民,也是有機物質分解的主力,換言之,是他們把稀有的鳥類養得白白胖胖,也是他們讓土地充滿養份、讓大樹長得又密又高。若是連他們的生存也出現困難,可以想見這座森林的生命力會衰退成什麼樣子。
【只有這隻逃得很快】
另外,在材質方面,生態友善的步追求的不是永恆,而是永續。木材、石材等雖然在風吹日曬下會漸漸變形、腐敗,但是因取之於自然,便也只會慢慢融入而為自然所用,成為滋養山林的一部份。其實就是說,壞了也看不出來、不需額外的清理回收成本。
仔細地看了一下,即便是中間高起的橋狀平台,底下的地基也是以石頭堆成,真感人。
其他地方也有不同方式的生態友善型步道,例如陽明山古道是以石塊堆成,但石塊易溼滑、易生青苔,所以行走難度相對較高。另外更加用心的版本是以木屑舖成,例如福山植物園;比起碎石,木屑還多了一個功能,就是減少踩踏時發出的聲音,讓聽覺靈敏的動物不會受到驚嚇。
在日本,還有一種以天然纖維合成的步道,從外觀看起來就和灰黑色的PE步道沒有兩樣,但是當中成份完全可分解,不會釋放有毒物質到環境中,而且彈性上比PE步道更佳,可以讓老人家輕鬆步行而不感到腿部負擔。
那麼,何謂「假友善真破壞型步道」呢?
這也是我第一次將它命名的神奇形態,它的表面以看似木板的整齊物質舖成,邊緣還貼心地做了止滑痕,但只要視線稍稍往下,就會發現木板下根本「孔」了大片的水泥,硬生生地將土地切割成兩半,不留給它任何呼吸的餘地;欄竿用的還是鋁合金管,可見其上之所以要用木板,完全是在假裝自己有融入森林,就是只求一個FU而己。台灣棲地工程對於水泥的愛好實在不可思議。
仔細一看,這個所謂的「木板」,不但木紋相當整齊,還會流下害羞的液體,這種掉色情形究竟哪一種天然木材會有,真是令人費解。
最後再看到「終極生態破壞型步道」。
這個我完全五體投地,根本是George Form,究極形態啊啊啊!
底下「孔」滿了水泥也就夠令人痛心疾首了,上面竟然不知道誰的idea要舖磁磚?!
『喔親愛的,咱們玄關沒用上的磁磚就拿去做森林步道好了,用這麼高級的材料,相信百姓們會高興得立碑紀念我們的,德政啊!德政!』
『您瞧瞧,這磁磚一舖上去,馬上就不覺得自己走在森林裡面了(那你走進來森林裡面幹嘛),就像走在自己家裡,旁邊的樹林都是3D虛擬畫面一樣呢!』
『不如下次也把這樹都「孔」了,直接做3D實景環繞畫面、要幾隻鳥有幾隻鳥您說好不好?』
這樣的磁磚步道不但轉過來另一面看比嘔吐物還醜,論及實際功能也淒慘得不可思議:磁磚遇溼打滑這件事有腦袋的人都能明白,除此之外,這樣的步道不但在雨後難以行走,比之木板、碎石,彈性幾乎等於零。也就是說,行步者踏在磁磚與水泥上的力量,會全數遵循牛頓第三定律回到自己的腳上形成壓迫,其破壞的不止是生態,還有健行者的膝蓋。
之所以「終極」,是綜合了人工成本高、生態衝擊性高、美觀價值低、人體工學導向程度低,如此一無所取的弱智設計方案和決策,除了台灣還有第二個國家做得出來嗎?
你大概有和我一樣的疑問,為什麼同一座山、同一個涼亭周圍要蓋三種不同的步道呢?
我想,看起來它們並非在同一個年代建成的。
基於碎石木道旁沒有任何水泥痕跡這一點來看,最早先的步道應該就是這樣的「生態友善型步道」,然而時日久了,某些路段的木材毀壞了,某個缺乏知識的人提議說:『哎呀,這個木頭做的一下子就壞了,這次我們用堅硬一點、百人踩不爛(爛的是生態和自己的膝蓋)的材質來做好了!』於是開始了更新工程「終極生態破壞型步道」,或是又有人突然覺得山上舖磁磚這模樣怪怪的,就說:『那上面舖個塑膠合成木,保證它個萬年不壞吧!』接著「假友善真破壞型步道」就完美落成了。
這就叫作「禍害遺千年」,啾咪。
如果你不提你這裡有生態價值也就算了,偏偏又做了一大堆牌子搞得好像很重視它。
隨著這堅若盤石的水泥步道一路往上,還會通往一個明顯經過特別規劃的小台地,根據地圖大概就是「休憩平台區」。
第一眼就發現木柱上面放了一盆可愛的盆栽,做出這個決定的人似乎認為這裡還不夠綠化,因此貼心地擺上盆栽,讓路過的人感受這股小確幸。
除了各個角落栽種造景之外,並將步道區拓寬,好擺上桌椅。
整座山讓我最喜歡的一幕,大概是這棵松樹:
它有一種革命式的幽默感。好像在說當有人用水泥在你身旁畫上禁錮的白線,就用身體拗斷它吧。
雖然限制它的不只是水泥,還有背後這棵可怕的榕樹。
仗著自己是樹齡110歲的台東珍貴老樹編號61就囂張了。
這些傢伙酷炫得簡直是天山老妖了。
能夠鳥瞰一整個台東市,或許就是鯉魚山的賣點。
但即使不站在特地開拓的觀景平台,只走在林間步道上,旁邊稀疏的樹叢,也幾乎擋不住城市的痕跡。
除非往上看,才能在視覺上稍微不感受到被水泥包圍。
不曉得是不是因為我在一個少了台東招牌陽光的季節來訪,總覺得如果鯉魚山步道是一項公共建設,那麼比起一個暫時遠離都市的公園,它更像是另一座牢房。
或許它曾經也是這沖積平原上唯一一座天然瞭望台,當我在東側看到不遠處的海平面、西側看到中央山脈漸漸沒入雲中,也依稀感受得到過去人們為何歌頌它、為它編織生動的故事。
不過現在,低頭一看,它就是一座被各式各樣密集的步道撕裂得支離破碎的小土堆。
李妤珊,對不起,人們如此遭踏妳。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