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河是淡水河域中,貫穿北北基的廣大川流。

對於住在基隆河出海口的我而言,一直不曉得這條河的上游長什麼樣,突然覺得有點慚愧。

2南港-汐科

畢竟我們文青總是喜歡嘲諷當局熱衷於河川水泥化,把一條條孕育城市文化的河流埋在水溝蓋底下,無法像歐洲已開發城市一樣擁有一條讓人們得以喘息、承載著城市歷史與情感的河。

 

但說了那麼多,離家不到500公尺的這條河是從哪裡來的,我卻一無所知。

 

就算只是粗淺地先知道它的面貌也好。

所以,出發吧!

去看一眼,基隆河上游!

 

 

全程路線圖&坡度參考圖

螢幕快照 2019-08-02 上午9.07.37.png

 

 

 

整個路程依照不同的景象和心境被我分成三部份:

【淡水-南港】 【汐止-暖暖】 【四腳亭-福隆】
1 2俊德吊橋 3猴硐-三貂嶺:基隆河上游

 

因為這篇文章實在很長,跟我單身的時光一樣長,所以建議你可以

點擊以上標題或圖片,前往想看的段落。

或直接往下拉,聽我娓娓道來,但為了保持愉快的心情,最好搭配黃建為的這首歌↓服用:

 

 

 

 

一、【淡水-南港】只屬於低碳排的你的高速公路

[Top 看其它段路線]

1圓山段

從淡水出發之後到離開台北市為止,都是走被我稱為 「自行車高速公路」

基隆河右岸自行車道

--筆直、寬廣、路面平順,騎到20km/h以上不是問題!

但這樣的高速行駛自由 只是就平日而言 ,一旦到了假日或下班之後,河濱就會被滿路跑的小孩、滑板客、散步的老人以及並排騎youbike的情侶佔據。

雖然在許多城市旅行時,我並不喜歡騎這種只看草皮不看肚皮的地方,意思是這樣的旅行你很難有機會和當地居民聊天、品嚐當地小吃、發現意外的小店,只是照著規劃好的無車路線走而已。

不過在台北市那又是另一回事了,畢竟又貴又吃不飽又不能停單車的店到處都是,再說誰想要跟台北人聊天啊?

所以從淡水到汐止星光橋為止,你可以享受快速逃離台北一條好路,並且在經過各個聚落都可以 「下交流道」 (在自行車的世界裡叫做 牽引道):

淡水 > 竹圍 > 關渡 > 士林 (另可接短短的外雙溪自行車道) > 圓山 > 大直 > 內湖 > 汐止 

1關渡 1關渡-北投(洲美橋下)

▲ 關渡段是非常筆直狹長的一條路,一抬頭只會看到前側地標是北投焚化爐,唯一可以稍稍打岔單一視覺畫面的是偶然出現的小艇碼頭和水鳥

▲ 關渡-北投中繼點是洲美快速道路。橋下有販售食物飲料的流動攤販、單車停放處和休息的長椅,在這裡可以決定你接下來要去社子島還是士林圓山方向。

 

要是右岸騎膩了想切到左岸,途中連接兩岸的單車景觀橋不少,公路橋附設單車/人行道的更是比比皆是。如果從關渡跨過社子大橋,身在左岸的你會依續經過:

社子島 > 大龍峒另可接大稻埕自行車道) > 中山 > 松山 > 南港

1關渡-北投(洲美橋下)

▲淡水關渡沿岸都是紅樹林,代表性鳥類是各種愛吃魚蝦的鷺科,安靜,優雅,緩步而行。最常看見的大概是暗光鳥(夜鷺)吧!

1北投-圓山

▲不過進入大片草皮覆蓋的河濱自行車道,少了泥灘地,代表性鳥類就變成愛吃蟲的八哥和喜鵲,咶噪,好動,三姑六婆,成群結隊。

話說因為傍晚過後,路燈旁總是會聚集一堆送上門的食物,所以這些鳥時不時就停在路燈上,把這裡當成Buffet。

1圓山-大直

1圓山-大直

▲圓山段的路標當然就是圓山大飯店。如果你騎了半天還沒看見它,就代表你在洲美河雙21號河濱公園忘記往右,不小心走到外雙溪了。

▲ 經過圓山飯店後,陪伴在對岸的就是101大樓。

1松山機場 1松山段風很大
▲ 對面就是松山機場;就算人在安靜的河濱公園,也可以拍到近距離的飛機。 ▲從南港段開始,路旁少了各種籃球場、棒球場、網球場,雖然風有點大、感覺有點寂寞,但還是平順好騎。

不過這樣的美好氛圍,在進入汐止之後就會 漸漸開始感到不對勁

 

 

 

二、【汐止-暖暖】人生中遇到陷阱

就當做是寧靜前的暴風雨吧!

[Top 看其它段路線]

前往汐止時,原本已經進入自動駕駛模式的你就該清醒清醒,把大腦拿出來用了。

不要以為之前迎風時的自在已經把你的心靈洗滌乾淨,真正考驗判斷力和修養的危機時刻,現在才開始。

汐科 > 五堵(實踐路) > 七堵 > 八堵(尚仁街) > 暖暖

 

汐止雖然也有一條「基隆河自行車道」,但因為這段沒有現成的堤防,又正是國道1號和3號的交界處,四面八方的高架橋讓沿河建道困難重重,許多路段只有單邊搭設。

因此 要注意 的地方是,過了射後不理的社后抽水站,右岸車道就斷了,所以

社后大橋或中興橋 要記得切到左岸「汐止基隆河自行車道」

2社后橋 2社后橋-南港:社區大樓後圍牆

▲  從中興橋上看綠綠的社后大橋,旁邊是社后抽水站。

▲  汐止這條單車道其實就是一整排社區建案的後門,所以假日和下班後散步的人還不少。

 

這段是整個汐止沿岸我最喜歡的地帶。

2南港-汐科

▲ 可以看到這裡的河道明顯變窄了,河岸也跟著彎曲且有坡度,因為我們已經身在基隆河中游了。

2南港-汐科

▲  騎車上上下下彷彿遊走在仿瑞士攝影棚裡。岸旁綠草茵茵,很適合放牛吃草。

放牛吃草?!

仔細一看還真的是活生生的牛,而且還是水牛。

因為非肉用,水牛在農家的功能性早已被不必吃草洗澡清大便的機械取代,想不到在汐止科學園區還有人在牧水牛,這大概就是台灣農民強大之處。

到了新江北橋的瞬間會有一種「單車道又消失了?!」的錯覺,但不必太緊張,只是短暫地接一下平面道路,冷靜觀察順著指示牌又可以找到夾在大樓與河道中間的單車道。

2

▲  從這段開始的單車道沒有統一舖面和氣氛,猜測是由各社區經費維護。不過社區發展協會這種東西,「美感」也是差很多的。

下一次從平面道路轉進去會看到一塊很誇張的「禮門里」牌,好像很怕別人不知道這裡是禮門里一樣。

跟著還有塊牌子寫著「綠色廊道」,心想阿不就是社區花經費種種花什麼的嗎?

結果還真的是一條浩浩盪盪的綠色廊道。

2綠色隧道

▲ 錦屏藤的氣根從藤架上垂下來,再加上四面包覆住的小徑大概會立刻強迫你把車速降下來。

但這一個禮門社區還真是不簡單,不只是這條單車道,走進其間會發現植栽選定、生態池都下了很大的功夫;路面平整,散步其間還可以看到許多當地與河道、鐵道、產業相關的歷史簡介,可見經營者在文史方面也頗具心得。

除此之外,通靈少女的拍攝地點「濟德宮」也在禮門里境內。這個工業區中突然冒出來的小社區,儼然就是一個文化與生態的小巧園區,有時間還真可以仔細造訪一下。

這個用綠色廊道針對單車過客的行銷手法真是不錯,成功地讓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再騎一段就會來到星光橋我個人強烈建議

此時立即上橋,切到基隆河右岸,方可避過大劫

2汐止星光橋

▲  星光橋有著絕對不可能會錯過的形狀和地板,這個色彩組合如果沒有跟百事可樂要贊助那是可惜了。

接下來的溯源之路可說是支離破碎,到了五堵要走一段平面的「鄉友街 > 實踐路253巷 > 千祥橋」再接到左側中油後的自行車道,但到了百福橋又要再接平面的「實踐路」。

六堵到七堵雖然離奇地出現雙側自行車道,但七堵火車站前自行車道會斷開70公尺,讓你騎著騎著就發現自己落在砂石車呼嘯而過的省道台5線上;雖然四面八方都沒有路標很容易迷失自我,但這時候只要

沿著人行道往上騎就會到下一個入口

2

▲ 六堵險圳到七堵火車站之間自行車道有斷口,莫急莫慌,下一個入口就在70公尺前方的廟亭後。


之所以會花這麼多篇幅巨細靡遺地寫該在哪裡轉彎,是有原因的。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找不到自行車道,而是

你以為這是一條自行車道但騎了半天才發現是死路一條

巷口的自行車標語還一副像在歡迎你進來一樣,實際上你哪都不能去, 阿它也不早點講

 

所以,如果你想知道哪裡有死路,可以按這裡參考《附錄:基隆河中游的各種此路不通》

走過這些冤枉路之後,我的GPS軌跡也早已被塗得咪咪貓貓,所以最後統整出一條「相對安全」的路線,再用非常容易當機的手繪編輯器補上,搞了快6個小時才畫完。

既然你這麼認真看到這裡,就代表這段路真的讓你很痛苦,所以我決定把這份藏寶圖交給你,點進去之後可以按右欄的download GPX or KML 把路線放進你的導航裡照著走。

去找吧!我把所有的寶藏都放在那裡!

但要提醒你部份平面道路的車量及交通號誌的設計極不利於單車與行人另外有些地點歪掉是我停靠休息的地方,加上手繪也可能造成少部份誤差,你不一定要100%跟著它前進。也請給我一點時間多騎幾次修正成更舒適的路徑。

到了暖暖親水人行吊橋附近可以再次切入左岸一條勉強堪用的單車道。特色是小小一段舖面上一共有超過六種磁磚,而且沒有一種是平的。

2不平單車道

▲ 尤其最後一種震動的幅度之大 讓我相信女人的貞操被腳踏車奪走真的是有可能的 。  

當然這裡也是長者與孩童玩耍的地方,或許是這個社區想藉此提醒單車客放慢速度,但比起用懲罰陰部的方式,我還是比較欣賞禮門社區用精彩的造景和解說牌促使我逗留。


從台北市、新北市到基隆市,自行車道交界點前後的景象落差,簡直跟捷克與波蘭的鐵道邊界有得拼。

短短幾公里之隔就足以證明城鄉差距的存在,果然從公共建設就看得出來縣市政府的財務狀況和施政績效,所以誰說政府不透明呢?

 

雖然有些人認為自行車道是給少數擁有休聞生活的白領階級使用的,公共利益上的優先順序不如廣大的低薪機車族,但在我看來這只不過是安於現狀的消極盲從而已。

一個城市希望呈現出什麼樣貌,就是由公共建設的資源分配決定的。

如果大眾運輸比找停車場方便100倍,買車養車就不再是人民一生成就的唯一選擇。

如果低碳運輸比依賴汽機車更加舒適,誰要當那個自己排的廢氣自己吸的冤大頭呢?

雖然要改變一個人並不容易,但一個世代能夠達到的變化卻是超出我們想像的。我們這代和上一代人的思考和生活已截然不同,上一代人和上上一代人比起來更是前衛到不行。誰知道我們的下一代會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呢?但他們是否有機會選擇,就在於我們這一代人如何決策了。

 

回程的時候,我在汐止禮門里對岸的過港,看到一根竹筍。

2汐止沙筍

好大一根綠竹筍。

 

但是右邊的解說牌上,寫的卻是「沙筍」。

原來日治時期汐止的「筍」與「茶」兩者聞名全台,尤其是過港這一帶基隆河沿岸(今江北里)沙丘全是竹林,所產出的綠竹筍吃起來汁美如梨,品質比其他地區更好,所以便得到「沙筍」這樣的美名。

但是後來基隆河受到嚴重污染,原生的沙筍已無昔日風味。產業沒落再加上汐止水災不斷,政府全力整治、又增設自行車道,原有的竹林便已不見蹤跡了。

人類的文明建設大多是不可逆反應,失去了值得紀念的美好,也獲得了難以割捨的便利。這樣說起來自行車道的存在是善還是惡呢?

 

這個問題,到下一段路線,不會留著困擾你。

只要你能撐到 四腳亭車站 ,接下來的前途,一片光明。

[Top 看其它段路線]

 

 

三、【四腳亭-福隆】每個彎都令人屏息的山城古道

[Top 看其它段路線]

因為有一段比較考驗體力,沿線的聚落又相對不密集,所以我把途中可以偷偷搭火車和適合找東西吃的補給點也標示出來:

四腳亭  > 瑞芳 (瑞猴自行車道) > 猴硐  > 三貂嶺 (金字橋 - 北37猴牡公路南段 - 市道102南段) > 雙溪  (魚行道路 - 龍門自行車道) > 福隆 

 

其實如果真的要溯源基隆河的話,過了瑞芳之後應該要往 十分瀑布 菁桐 的方向前進,才是真正的水源地。

不過,因為沿著鐵軌的 瑞猴自行車道 看起來實在很誘人,再加上我剛好有一家很想住又很想吃的pizza店在福隆,所以只好意思意思溯到 三貂嶺 ,接著便任性地切進雙溪流域直搗貢竂

雖然藉口很多,但也因為這樣,路線的終點就落在通往蘭陽平原的 草嶺自行車隧道入口 ,繼續騎就可以通往 頭城 ,剛好可以當做

兼具 氣質 挑戰

優雅自行車環島之

北海 小山線

です

 

這段路程的單車專用道比例不高,但無所謂,在這裡,所謂的「自行車道」什麼的只不過是一塊牌子而已;因為整段路都風光明媚,尤其在非假日十分愜意舒適。

暖暖自行車道的終點在四腳亭車站附近的瑞慶橋頭,因為是四腳亭,所以整個橋兩側人行道都裝飾成四角形的涼亭,非常好認。到了這裡,我首推緊鄰基隆河右岸彎折卻相當好騎的四腳亭埔路。這條路會切過住宅區,速限比較低,平日的車輛比較少,幾乎只有當地居民進出,氣份相當悠哉,而且會直通到瑞芳火車站前

雖然不是自行車專用道,但基本上它只差畫上兩枚小白人加一條線就是現成的完美單車路線,不必花費巨資興建,接下來的每一條自行車道也幾乎都是利用現成的舊鐵道、舊公路、公園綠地串連出來的。單車客的環保兩難,在這裡亦得以化解。

 

車站前的民生街整條都是經濟實惠的銅板美食,無論你要在這裡大吃吃還小吃吃都沒問題。

這裡也是瑞芳在地人的覓食點,所以不太容易採到觀光雷。如果早上7點出發,中途沒有迷路的話,午餐時間能在這裡解決是最幸福的。

3瑞芳炒米粉

▲ 先隨便叫一碗炒米粉,30元。內容簡簡單單,但蒜蓉的香氣還真是令人精神一振。

瑞猴自行車道的入口是瑞芳國中,經過它的大門往前騎去,再經過蛇形子路,就會看到一條平滑柔順清爽之路。

3瑞猴自行車道

▲  瑞猴自行車道一邊是鐵軌,一邊是被群山環繞的基隆河河谷,恬靜好騎,有些許的上下坡,但毫不費力。

3瑞猴自行車道

▲  路上會經過一串小山洞,十分蔭涼。已有歲月的痕跡,猜想這條自行車道大概也是舊鐵路或車路所改建的。

3猴硐貓村

▲  順順地一下子就抵達猴硐火車站了。

因為是「貓村」,所以四處都有貓咪的意象,但走的風格清新,並不突兀。 雖然不曉得對這臭臉的一家人而言是否也是如此(笑)。

猴硐有可能是這次整條路線中唯一一個即使在平日人潮也絡繹不絕的景點。大多數都是年輕的女孩們或情侶,目標都是車站後方被稱為「貓村」的山壁聚落。

3猴硐貓村

▲ 因為是「貓村」,車站後面有許多民宅已經改成小店,裝飾著各種貓咪的卡通看板或大型公仔。 

3猴硐貓村

▲ 自行車會穿越站前這條道路。

因為是「貓村」,所以四處都有告示牌提醒來車請小心這種非常不擅長過馬路的動物。

3猴硐貓村

▲ 警衛亭裡面的保安人員已經被幹掉了。因為是「貓村」,所以一切人類職位都由喵星人取代(?)

3猴硐貓村

▲ 火車站另一側已經被規劃成一個小公園,裡頭有整排的貓villa,還有一個淡綠色的用餐台。民眾可以在這裡餵貓,但一定要在一旁伺候著等貓主子們吃完,立刻把罐頭和食器收起來,才不會造成害蟲孳生,打擾咱們主子清幽。

不過對於這種浪蕩不羈的動物來說,沒有人可以規定牠要睡在哪。

於是villa旁就這樣倒臥著一名醉漢,肚子非常大。

3猴硐貓村

遇到這種失去自主管理體重意願的貓科動物,請餵食的民眾主動介入調整各別供餐量。

3猴硐選媒廠 3猴硐願景館 3猴硐願景館

▲  除了貓,猴硐各個小聚落間動不動就會出現的,還有像這種天空之城風格的廢墟。

▲ 因為猴硐聚落成形時真正的關鍵產業並不是販售貓咪鳳梨酥,而是挖煤礦。

▲ 在各區都規劃了整個煤礦產業史的解說資訊、當時礦工的生活寫照等等,是連不喜歡貓的人同樣能在猴硐有所收獲的原因。

過了猴硐火車站之後,要繼續往南騎。

 

這裡沒什麼貓,所以人潮也不多,原本小小的商店街大多已改建成有車庫的透天民房,只剩這台三輪客車,好像還想說些什麼。

3猴硐內店仔

這段街屋距離鐵道較遠,所以被稱為「內店仔」

過了復興橋後就是我們接下來要走的路:

往北是美援厝,往南才是我們要走的三貂嶺

3猴硐內店仔

3猴硐內店仔

3猴硐內店仔

▲ 猴硐的三大元素,就是貓、猴子和礦工,雖然三者毫不相關,但厲害的地方是這裡的一切意象氣份都掌握得頗為一致。

3猴硐-三貂嶺:基隆河上游

從下游到上游,從上午到下午,再次踏上基隆河畔的路,恍如隔世,眼前的景色心境早已大不相同。

3猴硐內店仔

▲ 猴硐聚落沿岸每隔幾公尺就會發現一個裝備齊全的釣客。

3猴硐-三貂嶺:基隆河上游

▲ 一邊騎一邊聽著溪水潺潺的聲音,再看到這清徹的水流劃過石間,真想走下去啜飲一口。

3猴硐-三貂嶺:基隆河上游

▲ 但是看到這裡的石頭都被流水打得鼻青臉腫,想一想還是算了。

3猴硐-三貂嶺:基隆河上游

▲ 經過這片山壁忍不住被它吸引,壯麗的模樣真像是山水畫,再加上一段以橋墩架起的鐵道,突然有種工業風的衝突美。

遠遠聽到火車即將經過的聲音,我穩住相機,想拍下火車經過這道狂野山壁的一瞬。

結果,

3猴硐-三貂嶺:基隆河上游

經過的竟然是Hello Kitty列車

如此跳tone連iPhone感光元件都嚇到發青了。

 

這條路走到底,原以為應該有小徑可以通到三貂嶺火車站,但繞過去卻只有一個禁示行人通過的鐵軌道,緊臨著三貂嶺火車隧道和一戶有2個阿嬤在門口聊天的民宅,只能隔著溪谷朝著隱隱約約看起來像停車點的地方遠遠相望。(奇怪,那在這裡下火車的乘客都走哪裡去了啊?)

3三貂嶺:基隆河上游

雖然禁止通行,但卻是一個完全無遮蔽的鐵道第一線視野,如果要拍火車過橋那是perfect spot了。

3三貂嶺:基隆河上游

接下來要走的路就在剛剛經過的金字橋往前行靠左,不要懷疑,那裡雖然是一塊水泥地,但真的有路。

3三貂嶺-牡丹

▲ 右側是從猴硐來的金字橋,左側前方只能到鐵軌旁的住家,左側後方是通往民宿之類的魚寮路,現在站的地方就是我們要走的、通往牡丹的小路。

這條路是整趟旅程中 最需要體力的曲折爬坡段 ,誠如你在文章一開始看到的坡度圖中突然飆高的部份一樣,但實際上的坡度比直接爬北37猴牡公路平緩非常多, 大約只有3-4個真正讓我喘到罵不出髒話的上坡彎 而已。

而且我在平日的午後騎上這段路,直到接往北37猴牡公路為止,只遇到1台車和1個單車客。在這條沒有人、沒有車、沒有狗追、只有夢幻寺靈修地的路上慢慢爬,除了路上的狗屎很大坨(看得出來這裡的阿狗們都過著高纖高蛋白的飲食生活)之外,與北37相比安全多了,至少喘得再不堪也不會太丟臉。

不過根據觀察,這條柏油路舖面非常適合在夏天躺著幾條蛇。所以如果在路上遇到小扁,記得不要碾牠,自行車碾到蛇會不會跟碾到阻車路障一樣被「蛇咬」我是不知道,但在四下無人的山區踩到蛇可以說是史上第二慘。

 

地上起了幾次毛球,像是誰洗衣服忘了把用過的衛生紙從口袋拿出來。

3三貂嶺-牡丹:油桐花

仔細一看才想起,對啊!現在是5月啊!

3三貂嶺-牡丹:油桐花

▲  這個季節在台灣各地的山路上會出現散落一地的男性油桐樹生殖器也是正常的。 

3三貂嶺-牡丹:油桐花

▲ 不過可別認為這裡會有像桐花祭一樣的雪白美景,一是因為非人造林的油桐樹密度不夠,二是它掉在柏油路上很快就被汽車碾爛了。 

爬上倒數第二個上坡路後,左側的森林突然下降成一座山谷,一個迷你聚落從中間浮了出來。

 

3三貂嶺-牡丹:下方聚落

 

▲  從這條路的相對位置來看,應該是猴硐方向零散的聚落之一。但因為前面轉了太多彎,我也有點搞不清楚這到底是哪個地方。

最後會接到煎熬路線北37,幸好到這裡之後已經是北37南段的下坡路。

不過在車量較多的市道上,下坡也不可以太過鬆懈

3三貂嶺-牡丹:路口

▲  告別消化很好的害羞阿狗與這個通往快樂仙境的路口,我們接下來的神經要繃緊一點了。 

北37的南段的彎度已經比我們跳過的北段稍微直順一點了,大概只有靠近尾端有3個U型彎,但是坡度只有更陡沒有最陡,所以下坡時一定要注意好好控制煞車,緊張急剎就會飛出去,都不剎車就會撞上去。

(記住:下坡時出事的騎士,絕對比都市交通意外更多)

3三貂嶺-牡丹:北37上坡

最後一段下坡過彎後,就會來到筆直的102。記得左後方還有一條公路,別太高興忘了剎車。

3三貂嶺-牡丹:北37上坡

3三貂嶺-牡丹:縣道102至北37上坡前

▲ 如果你回程騎過來,這裡就會是你在考慮該挑戰北37上坡還是乖乖騎著102去九份的煎熬點。

▲ 右手邊出現的是三貂運動公園的迷你高爾夫球場和一座小涼亭,對面是慶雲宮假日自行車休息站,雖然平日裡看過去空無一物,但廁所和飲水總是有的。

 

對於牡丹到雙溪的這段102線,其實我原本的期待不高,因為在我原先的想像裡,就是一條為九份、猴硐和貢寮觀光客開闢的平敞市道,但是這段小巧的牡丹溪河谷平原卻令我特別激賞。果然,騎單車看到的世界,真的會不一樣啊。

3牡丹-雙溪

▲ 樹林、渠道、小菜園和蓄水池輪番出現在視野中,悠靜的牡丹溪比起基隆河是一條更親人的涓涓細流,這裡有人們生活的痕跡,與河川緊緊相扣,卻不踰矩。

接著不知怎麼過了個彎場景從寧靜的河谷立刻切換成熱鬧的菜市場,一旁盡是小吃店、冰店、米店,郵局、圖書館也全都冒出來了,這個轉場速度讓我有一瞬間懷疑這是海市蜃樓。

 

原來雙溪就是一個會這樣莫名其妙抵達的地方。

3雙溪:平林溪與牡丹溪的匯流處

▲ 「雙溪」顧名思義就是兩條溪的交匯之處,來自北方的牡丹溪和來自西方的平林溪在此處水乳交融,最後一齊前往貢寮,在福隆海岸沖出用來辦音樂祭的沙洲。

3雙溪小鎮

▲  或許是因為有水滋潤著這塊豐沃的土地,雙溪呈現出一股山中小鎮特有的繁榮;所有一個先進城市該有的公共設施、行政機構全都少不了,但是火車站前的店舖都是純樸的小吃店、蔬果攤和五金農具行,想是雙溪一帶農作聚集之地。

剛剛翻山越嶺完的你如果餓了的話, 在雙溪補給是最棒的 ,除了因為這裡是雙溪區居民的生活中心,一切民生小吃應有盡有,也因為火車站旁有一個耐人尋味的東西:

3雙溪低碳驛站

3雙溪低碳驛站

3雙溪低碳驛站

對,你沒看錯,就是「雙溪低碳驛站」

所有特別低碳的人們都可以在這裡用飲水機裝滿他們的水壺、享受投幣式淋浴、以及租借腳踏車。

明天這也會是所有特別沒定力的人內心掙扎著到底要騎去九份、三貂嶺、十分還是貢竂的第一個煎熬點。

離開雙溪前的東榮街橋旁有一座「三忠廟」:

3雙溪:三忠廟

心裡正想著不曉得是哪三忠,廟門口的跑馬燈就冒出來說是台灣唯一供奉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宋末三傑」的廟宇!

雖然不曉得他們當神明之後的「主修」是什麼,像林默娘主保庇海事、關雲長主伏魔結義(但兩位應信眾要求最後都是包山包海、包發財包抓姦);不過我猜這三位成仙後學有所成,應該也不包生孩子,最有可能主的,大概是防小人吧(?)

 

接著續走魚行道路通往貢寮,路旁時而鐵道,時而廟宇、民宅、派出所,是穿越小巧純樸農村的慢行道路。

隱隱地,似乎可以聞到海的味道,不曉得古人翻山到這裡時是不是用這樣感受的。

3朝陽路

經過貢寮火車站之後,突然出現一隻台灣藍鵲,在我眼前2公尺悠哉地飛過去,再笨重地降落在枝頭上。

我沒看錯,這傢伙絕對不是河濱公園的喜鵲;穿著飽和藍色洋裝和明顯過長的裙子,絕對是台灣藍鵲無誤。

因為拍不到牠,只好拍一張路邊的壁畫當示意圖,反正這個景象也可以說有魚行道路的90%復原程度。

3魚行道路

不過,台灣藍鵲不是應該出現在低海拔山區了嗎?再往前就是海邊了啊!

正當這麼想的時候,就立刻明白了,其實我四面八方都還是低海拔山區,牠只不過是從這山飛到那山的路上被我瞄到一眼而已。

 

原來,我已經在山與海無比親近的東部海岸了。

3福隆龍門橋

▲ 龍門大橋下,獨木舟隊伍正朝著雙溪的出海口划去。 

整體來說,我個人 比較推薦 從淡水騎往福隆 這個方向,並不是A面比B面好看(唉又不是肉毒桿菌打歪了),而是因為從台北市 翻越山谷 來到海岸邊 的感覺,實在是 清、透、爽

而且最後需要爬幾個大坡,一開始平緩的河濱公園可以當做暖身,比較不容易有運動傷害。

相反地,從福隆騎回來進入內湖之後只會覺得「河濱公園真是無聊到爆了」、「明天又要上班了」,視覺嗅覺溫度坡度舒適度都處於下坡狀態,只會因此更加痛恨台北市而已(謎:是在說你自己吧?)

所以如果查好時刻表,騎過去再坐火車回來的話,當天來回也是可以考慮的。但我這次的行程是在福隆住一晚,睡飽了再反過來順著基隆河的水流,騎回出海口的家

 

隔天早上餓到不行,但走到全福隆唯一一家早餐店竟然沒開。唉,因為福隆已經是純正的「觀光區」而非「生活區」了,連台灣遍地全年無休的早餐店也不願意在沒有遊客的日子裡營業;不曉得除了旅遊相關業者之外,福隆還剩下多少居民呢?

選擇平日而非假日來旅遊,雖然可以貪圖一個人悠閒舒適,卻也有這種不便的時候。

看起來附近更沒有基本的菜市場或蔬果攤可以讓我自己料理,同住在一間輕民宿、正在渡假中的一對夫妻似乎三餐都在7-11解決,但這種連在地小吃店都無法支持的選擇我絕不允許。

 

幸好福隆這個淡季如死城的觀光區,還有一個名產,

無論什麼日子,每天早上10點鐘,絕對準時出爐!

3福隆便當

▲ 就算觀光客不來,火車總是要開的吧?

聽到轉角傳來打菜的聲音,一台打檔車停下來,我就尾隨這個阿伯走進其中一家店買了一個福隆便當。

距離我上一次吃福隆便當已有十年,雖然第一次的印象不是非常好,但十年吃一次還能接受。

現在的福隆便當又長什麼樣呢?

3福隆便當

果然還是一模一樣(笑)!

標準的滷肉、滷蛋、滷豆干,再加上一片鮮紅的香腸,一年四季都會有的高麗菜,其他就是醃漬的酸菜或菜脯;這樣就能大受歡迎,當然改不得啊!

 

仔細回想當年不喜歡的原因大概是在海邊玩了一輪之後,實在很想吃點清爽的東西,但是整個餐盒的蔬菜比例極低,半溫的滷肉又油又膩,索然翻弄著,搞不懂福隆便當到底是在紅什麼。

 

不過,在前一天體力大量消耗後的隔日早晨,拿到熱騰騰剛做好的便當,一切的滋味又大不相同了。三兩下就把便當扒完,吃得津津有味,吞得都來不及嚼。

一邊提醒自己吃慢點,一邊突然頓悟這便當的價值所在,其實就是高比例的蛋白質、每樣配菜都得夠鹹夠入味、最好沒有湯湯水水的菜餚,才能單手拿一雙筷子就在火車上吃完,或者還得經得起路途跋涉,不能做得精緻易碎。對於五十多年前,坐在速度品質大不如今日的火車上、搖搖晃晃地長途旅行、離鄉打拼的疲憊旅人而言,這就是最完美的便當了

 

如果不是這條越嶺之路,我大概一輩子也吃不懂福隆便當吧?

 

坐在民宿陽台吃完便當早餐之後,吹風納涼翻翻書,想說消化一下再出發。

但這個環境實在太自然了,才不到5分鐘的時間,整個便當盒差點被大自然給搬走。

3福隆便當

 

回程時在猴硐火車站前的《願景館》,發現一塊不起眼的介紹板。

3猴硐願景館

這一串資訊或許對一般遊客來說並不代表什麼,卻讓此時站在它面前的我,內心澎湃不已。

它是說:這趟旅行我一步步以兩輪踩過的路, 正好就是當年台灣知府楊延理的開蘭之路

曾經跋山涉水五次入蘭奔波設治的台灣知府,開闢出來的第一條通往蘭陽平原的道路。

只有土法鍊綱地挖泥採石,便也只能沿著基隆河與雙溪沖刷過的山谷築起,不像如今平緩筆直的省道市道高架橋。

這樣的一條路如今尚存完好,沒有被荒煙漫草給埋沒,雖然不適合大量車流通行,卻總能被哪個尋幽探奇的登山客、單車客,誤打誤撞地走進去,享受百餘年前先人在陡坡礫石間胼手胝足換來的閒適。

 

能夠不急不徐地走過這條路,實在是滿懷感激。

 

2星光橋

▲ 回程騎到汐止時,真的只想躺平而已。

所以就在公園長椅上先躺平了,用這個視角享受一下這根長長的棒棒。

 

結論是,

比起上次環島完全走 弱腳海岸線 、看海看到人生都沒目標了,

這條路線剛好比北海岸平坦的公路更具 小小的挑戰性

景色更多元 、樹木及綠地比例極高、

從都會區到山城到海水域場想在哪裡逗留都可以、

又不必閃淡金到基金公路的公車和突然停下來拍照的小客車、

補給點聚落大多有水有居民有日常 在地的食物 (不是只有騙觀光客的料理包咖啡廳)、 

非假日旺季幾乎沒什麼車 (請自行排除週末與貢竂音樂祭)、

而且不像台9線北宜公路九彎十八拐這麼容易被後方機車追撞(?!),

最重要的是,就算體力不支還是中暑感冒挑戰失敗了, 沿途都有火車站可以送你回家 若無攜車袋請預先查詢可進站及兩鐵運送班次)。

 

真心誠意地推薦給任何型態的單車騎士, 衝吧! 小折也別怕,我也只是一台ROAM 1 hybrid 通勤車啊。

 

 

不過,如果你看完這篇只想要 開車 騎重機 租遊覽車 去的話,

拜託大爺行行好放過我們吧!

要再找一條不必當人體空氣濾淨機的路線,也是很累的。

(阿,如果是搭北迴線火車來玩的話倒還可以接受)

 

 

P.S.  這篇文章的照片是三次騎乘分別照的,所以視覺角度上有去也有回,如果覺得「奇怪我怎麼沒有看到這個地方」,回頭看就對了。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花生醬 的頭像
    花生醬

    有花生醬玩什麼都刺激

    花生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