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I. 浪費九州 (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歡迎來到冷門景點時間。

身為一個在長崎渡過無所事事的兩個禮拜的廢人,實在沒有能力推薦任何長崎的景點,唯一能夠精準地告訴你的就是哪裡買菜最便宜。

因為每天除了窩在旅舍耍廢、一群憤青聚在一起聊天之外,我大部份的時間都用來上街買菜。
 
通常只要漫無目的地走著走著就會來到生活機能非常不錯的街道上。從旅舍出發往西邊一帶走10分鐘就有築町市場和各種菜肉魚洋式日式烘焙餅舖和漬品雜貨店舖。

 

 

C01.jpg

隨處可見把菜擺在路邊賣的攤子,菜況好、選擇多,而且如果不是長崎縣產,也幾乎都是九州當季產物。

好吃的長崎椪柑讓我百吃不厭,熊本和宮崎一帶的菠菜、馬鈴薯也非常便宜。
 
而且大概是因為日本人習慣吃生切高麗菜絲,所以這裡的高麗菜走的是葉片鬆散路線,但是對台灣人來說這麼沒份量炒起來一定不好吃啊。好家在超市找不到的扎實扁圓厚重的高麗菜,也有機會在菜市場青果店裡找到!

更重要的是,它們只有連鎖超商裡一半左右的價格。
 
日本農產品價格之高昂,是連餐餐吃有機的德國人都難以理解的。所以你就知道當我發現長崎商店街有這麼多適合買菜的地方時,簡直就是喜從天降、枯樹逢春、老蚌生珠(誤)哪!!!

C02.jpg

繞了一大圈,看過幾十個城鄉發展差距下沒落的小鎮,才明白為什麼有人說,日本真正的都會區,只有東京和大阪。
 
其他所謂的「市」,雖然也蓋了一堆商業大樓,夜裡一堆居酒屋和無料案內所,卻不一定能感受到生活的痕跡。彷彿住在那裡的人,每天做的事只有上班睡覺打東東而已。
 
對比之下,長崎這地方,說它是城市,又沒有商業和金融中心;說它是鄉下,也沒有什麼田野山林。
 
然而這樣一個要什麼沒什麼的地方,卻讓人有種「烏托邦」的感覺。
 
我細想這樣的印象來自何處,發覺,應該是因為「商店街」
 

 
【沒人要去的冷門景點1號】長崎商店街
整個長崎市最起碼有十條以上的商店街,多到連住在商店街裡的人都不知道哪裡是所謂的「商店街」,因為過個馬路又是一條新的商店街,整個長崎都是我的商店街。

C03.jpg

 

就算你偏離商店街,隨便拐進一條斜坡上的小巷裡,還是有機會發現令人難以抗拒的店。

C04.jpg

日本的獨立商店也很爭氣,在這個連鎖時代,並不是全靠低價來求生存,和台灣菜市場與生鮮超市之間永恒的削價競爭關係大不相同。
 
這麼大一棟房,裡頭的店舖空間只有兩張塌塌米的大小,一張放著小巧的櫃台,一張放著一台臥式冷藏櫃;只有一台,裡頭有將近二十種商品,每一種只擺出一到三份。
 
我進門的時候,櫃台沒有人。
角落的門簾後面隱約傳來作業中的聲音,因此趕緊趁四下無人偷偷摸摸地拍張照先(喂)。
 
C05.jpg
 
幸好即時拍了,因為緊接著一個太太跟在後頭走進來擠到我旁邊,掃光了檯面上一半的商品。
 
她按了櫃台上的桌鈴,老闆娘走出來替她結了6000多塊的帳。
 
這些手工香腸培根火腿,每樣都比超市貴上三倍,我只好弱弱地拿起最小包的培根切片。
 
 
 
結果我每天早上起來煎培根,這個香氣害我必須頻頻向旁邊的素食少女道歉。
 
再加上我大肆歌頌的日本微波爐香脆土司功能,真是完美。

 

C06.jpg

除此之外,長崎商店街和我後來在其他城市經過的商店街,還有一個很大的不同。
 
那就是它們的「空店率」非常低。
 
這年頭,即便是在東京近郊的商店街,都難以抵擋消費型態改變帶來的「關店潮」。
 
少數擠滿人潮的商店街,大都位在古蹟名盛附近,或者開著一整排的藥妝、十元店和廉價百貨公司,幾乎是靠外來觀光客撐起來的,就算夾雜著幾間個人商店,價位也是高得另人難以理解。
 
許多地方政府斥資上億,替商店街沿路興建滴水不漏的堅固風雨篷,希望不管豔陽天還是下雨天人們都願意把商店街當成百貨公司來逛。結果就從一條什麼都沒有的商店街,變成一條……除了屋頂之外什麼都沒有的商店街,可以說是毫無成效可言。
 
唯有長崎的商店街,從早上8點到下午5點,都有行人來來往往。而且沒有異軍突起的人潮匯集處,只有涓涓細流般的主婦、上班族、學生、觀光客,輪流現身。
 
除了大正時代、昭和時代留下的老店,還有不少文青小品也穿插在商店街中。

C07.jpg

像這間小小的迷你書店,竟然就讓我逛到太陽下山還留連忘返。

 

這間書店若開在台灣還真是自找絕路。
 
因為它雖然賣書,卻只賣長崎的書。
 
這種商品定位簡直是藍海中的藍海。
如果書是要賣給當地人,那必須要能告訴他一些他不知道的事;如果這書是要賣給來觀光的外地人,那這人也必須要真的很愛書。


C08.jpg
讓人為他捏一把冷汗的還不光是這一點。
 
 
 
因為裡頭賣的「長崎的書」,大眾觀光旅遊類的只佔了一小部份。絕大多數是長崎的歷史事件、人物傳記,以及大量的圖鑑:古地圖、航海圖、教堂建築攝影,還有讓我陷入天人交戰的葛羅佛珍藏手繪西日本海域漁貨圖鑑精裝版。
 

 

C09.jpg


但這書比六法全書還厚,實在不可能一來日本就買這種東西,之後我還要單車環日耶!

 

 

房子蓋得密密麻麻的長崎,錯綜曲折的巷子也是街景特色之一。
 
從巷口看到這塊牌子,「哇,這種地方也有開店啊?」

C10.jpg

突然覺得親切,彷彿置身台南。

C11.jpg

走進店裡逛逛,商品以手作小物為主,小小三個展示櫃塞滿零錢包、皮夾、髮夾、髮圈、衛生紙套、繡貼……種類非常非常多,認真想買飾品的人大概可以逛個半小時以上。

 

C12.jpg

比起商店,這裡更像是某種迷你聚會中心。
三個阿姨正在店裡有說有笑,看到我打開門進來,臉上還帶著笑意,同時熱情地說「歡迎光臨」,自然大方的態度,彷彿我是前來聊天的第四個阿姨。
 
其中一個戴著口罩的阿姨走向我,笑咪咪地介紹說:「這裡的商品全都是特殊學校的身心障礙者做的。」
 
「也太厲害了吧?!」
真心地發出讚嘆,因為這些商品之多元,應該非常難把工序簡化或標準化。而且就算沒有打著愛心義賣的名號,光看也覺得充滿質感。
 
「啊,您是感冒了嗎?」雖然日本人很愛戴口罩,但很少有日本店員會戴著口罩接待客人的,讓我忍不住有點好奇。
 
「不是啦,唉,是過敏喲。你不知道現在PM2.5有多嚴重。」
 
「咦?!長崎也有PM2.5的問題嗎?這附近沒有什麼工廠吧?」
 
「全部都是中國北京上海那邊飄過來的。」
 
「啊!!!對,因為長崎是離中國最近的城市!」而且除了西邊朝著中國的方向是海岸,東、南、北三面都被群山包圍;也就是說,被西南風吹來長崎的空污,全都原原本本地滯留在長崎市內,一滴都散不去。
 
「沒錯!沒錯!你看我眼睛都紅了,一吸到現在的空氣就不停流鼻水、流眼淚。最近真的很危險,您平常出門也戴個口罩比較好喔!」
 
我當時雖然稱是,但一邊又覺得吸這麼多天也沒什麼感覺,可能是自己身強體健吧。
 
結果回去宿舍跟琺小姐說起這個故事:「所以我們那天看到的紅月亮搞不好真的是PM2.5。」
 
想不到這個北歐人竟然壓根沒聽過PM2.5,已羨慕。
 
她非常好學地開始google所有關於PM2.5的資訊,找到一個全球監測網站,顯示長崎是橘爆,台灣是紅爆。
 
……難怪我會沒反應,台灣根本已經毒到我們的毛孔黏膜都再也感受不到世界上任何刺激了。
 
 
 
 
店裡另外兩位阿姨正在忙著做另一件有趣的事:耳針灸。
 

C13.jpg


一個負責針,一個負責被針。
 
被針的那個耳朵上滿滿都是各色各樣閃亮亮的珠珠,比穿滿耳洞的不良少女還潮。
 
「會痛嗎?」
 
「不會,就覺得痠痠的。」被針阿姨忍不住左右搖頭晃著重量明顯增加很多的耳朵。
 
「那這個洗澡的時候要拔掉嗎?」
 
「不用啊,就連續幾天一直戴著,睡覺也戴著。欸?這不是中國來的嗎?妳沒有看過啊?」
 
這麼潮的東西我早點知道就推薦給所有想穿耳洞的朋友了,又可以bling bling又可以改善筋骨酸痛新陳代謝消化循環。
 
最早似乎是一根一根的針,現在不但改成珠珠,還有各種形狀各種色澤可供選擇。這東西傳到日本之後的未來我倒是相當看好,很有可能會再推出動漫人物限定版。
 
 
 
 
 
 

D01.jpg

不只是pm2.5。
 
放眼望去,整個長崎的每一磚每一瓦都像是從海外漂來的。

 

 

大概因為處在全日本歷史上最長期並且首當其衝地接收中國文化的港口,所以連長得很像萬華成衣批發商的店家也會出現。

D02.jpg

旅舍所位在的「銅座町」,也是一個充滿各種居酒屋、燒烤、bar、長崎式的中國料理的地方。走進巷弄裡還有許多燈光昏暗疑似台灣「茶桌仔」的歌友會,傳出陣陣卡拉ok歌聲。
 

D03.jpg

由於這個相當適合夜生活地理位置,時不時會從三樓聽到有人半夜在街上大吼大叫。
 
琺每晚都會被驚醒,但我通常都是睡死的狀態。「……可能是因為我在台灣住的地方也是整天有人喝醉酒在樓下打架。

D04.jpg

商店街某店門口的裝飾。
 
不要懷疑,是真品。
 
最早開始捕殺玳瑁的是中國人,玳瑁的殼就像珊瑚一樣被視為「寶石」,幾千年前就把牠們做成梳子、盤子、扇子、盒子,供貴族把玩。
 
如果你曾看過有些扁梳或髮夾的花紋也是金褐相間,大多就是仿造玳瑁的花紋而來,不過也不用擔心,能到我們手上的應該是壓克力做的。
 
這個工藝也傳到了日本,長崎還有一間「玳瑁工藝館」,可見這類物品曾經在長崎流行過。
 

D05.jpg

 

真的就掛在路邊。
 
 
 
後來我還從札幌認識的樂師口中得知,日本傳統樂器「三味線」的撥片,也是用玳瑁的殼做的。
 
目前的國際公約禁示獵捕玳瑁,也不允許進口出,但苛求傳統撥片材質的樂師,還是可以去二手古物店碰碰運氣。

 

D06-1.jpg

身為鎖國時代唯一的通商港口,長崎被鄙外的德川政權和菁英階級視為龍蛇雜處之地。
 
然而,實際上,長崎卻是日本第一個嚐到貿易帶來的甜美果實的城市。
 
縱然腹地狹小多山、天然資源匱乏,獨佔海運利益的長崎市民,卻人人錦衣足食。
 
《龍馬傳》裡有這麼一段故事:
 
因為實在太有錢了,和其他城市不同,江戶時代的長崎人,整天沒事,就在路上閒晃。
 
當時龍馬無時無刻走在長崎街道上,就覺得奇怪,哪來這麼多人走來走去。
 
他晚上到了花街,藝妓唱了首長崎小調給他聽,那首歌就叫做《閒晃閒晃歌》,用來描寫沒事就上街閒晃的長崎人。
 
縱然如今,隨著海運的地位被航空、鐵路、公路取代,多山偏遠的長崎,已成為日本人口外移最嚴重的地帶,但這個閒晃的習慣,似乎不知不覺地留在長崎人的生活中。
 
我走在街上,還是無時無刻都一堆人在閒晃。
 
 

D06-2.jpg

 

平凡的長崎街道,每個角落都充滿了不平凡。

#我真的沒有在跟蹤小學生
#純粹欣賞建物很厲害的社區中心

 

 

 

【沒人要去的冷門景點2號】大浦山坡小徑

從新地假唐人街往上,轉個彎往上坡的巷子裡走去,巧遇阿虎。

D06.jpg

 

這一區的巷弄崎嶇,屋舍凌亂而且充滿拼裝感,阿虎們明顯瘦得沒有屁股。

D07.jpg

 

一戶人家門口非常認真地用玻璃展示櫃陳列了兩個貝殼藝術品。
D08.jpg
一頭由僧侶駕駛的大象(or三角龍?)
以及一座門前有島居的神社。

 

 

沿著蜿蜒的小徑一路而上,讓人想起九份山腰上的小路。

 

D09.jpg

 

看到google map上面出現一個叫做「Glover Skyroad」(グラバースカイロード)的地標,想說是什麼吊橋之類的東西,結果到了才知道竟然是一座免爬山的接駁電梯。

D11.jpg

 

是電梯,不是電扶梯。是走進去一間房門關起來然後斜斜地往上爬到山頂的電梯。

D13.jpg

斜斜往上的電梯:

 

底下的房子密密麻麻、交錯不齊。
 
這些房子被擠在圍繞長崎的十來座小山丘之間,有的還忍不住往上爬到山頂了。可見當年開港根本就是專挑一個離將軍最遠、腹地最小,除了出海,不管想去哪裡都得翻山越嶺的天崖海角。
 
我在後來走遍東海道才知道,這種自顧自找地蓋房子的景像,是長崎的專利。雖然在台灣很普通,九份基隆淡水都是這副德性,但可以說是一點都不日本。

D14-1.jpg

 

山坡上有棟免費開放參觀的洋房,叫做「南山手レストハウス(南山手乙27番館)」,完整保留了當時來做生意的洋人住在什麼樣的地方。

D14.jpg

 

裡頭沒什麼展示品,只是開放給遊客休息,或者租賃活動空間。
 
建物的年代在1864-1865,江戶末年。當初是誰蓋的已經沒人知道,但後來落入長崎第一富有的洋商Glover手中。對於佔據整個山頭莊園的他,這不過是間小巧的別邸。
 
看起來以復原最初的裝潢為目標翻修過,傢俱大概不是真品,但選物的風格確實與時代符合。每間房都有不存在於日本屋舍的西式壁爐。

D15.jpg

 

洋房前有個無人的小小看台,尋了個涼爽迎風的長椅坐下來,拿出預藏的麵包。
 
抬頭看到欄杆上貼著一張告示,說有一種叫做「トンビ」的猛禽看到你手上拿著飯糰就會俯衝而下把東西搶走,叫旅客小心這種強盜般的老鷹(驚?!)

D16.jpg

後來發現這個「トンビ」日本到處都是,尤其在長崎市街上方滿天飛。
 
一查之下「トンビ」就是基隆市市鳥:黑鳶。
 
我見過牠在基隆捕魚,也見過牠吃垃圾,倒是沒聽說牠搶人手上的飯糰,不然基隆夜市每天那麼多人邊走邊吃,怎麼都沒傳出災情?
 
為什麼偏偏長崎的黑鳶這麼黑?
大概是……沒事把可樂餅舉高高跟海景合照的遊客都站在恰好的海拔高度吧……

D17.jpg

 

從洋房的另一側,可以眺望長崎港,以及整修中的大浦天主堂。

D18.jpg

這一側看起來賞心悅目,我決定從這裡下山。

 

隨便走走就會出現一棟異國古蹟。

D19.jpg

 

教會的對面,緊跟著竟然是孔廟。
 
因為不想付門票,所以只有偷瞄這廟廷和屋頂,比華人街的陰森怪廟更接近我們一般認知中的孔廟。

D20.jpg

 

「繃」地一聲又來到舊金山。

D21.jpg

 

一整排的樓房都是西式建築,
但一樓的店面卻是和式木質裝潢,
店面裡頭賣的卻是東坡肉真空包
……長崎你真的讓我好混亂啊!!!

D22.jpg

 

來到長崎港邊,有一棟顯眼的低調奢華建物。

D23.jpg

這是舊香港上海銀行長崎分行,目前除了本身的古蹟,還算是半個博物館,只不過我早已聽聞,裡頭展示的與字面上的香港啦、上海啦,這些和長崎有類似命運的租界無關,而是不知為何陳列了一些孫中山旅日的痕跡。

 

這棟建物對面的銅像上,有一張台灣人再熟悉不過的面孔。

D24.jpg

 
看銅像的碑文是最近才立的,上頭用簡體字寫著:
「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孫中山先生的革命生涯中,始終有來自梅屋庄吉先生和夫人德子無私無償的巨大支持。」
 
中國人真的好喜歡使用「巨大」這個字眼,究竟是在潛意識裡擔心哪裡不夠大?
 
「在辛亥百年之際,為紀念中山先生與梅屋夫婦的深情厚誼和對中日友好的重大貢獻,謹將三人銅像贈予梅屋夫婦的家鄉––––與中國關係源遠流長的長崎縣,以此見證中日兩國人民的友誼,祈願兩國人民世代友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中國社會科學院
2011年10月。」
 
真是太中國了。
 
大膽推測這香港上海銀行內之所以放的是孫中山主題展,大概也是為了向中國示好而做的規劃。
 
 
 
長崎港灣一帶非常適合慢跑,還會經過一座豪華過頭的長崎縣美術館,美術館正下方竟然有一條運河是想怎樣。
D25.jpg
接著面對著長崎港灣的就是傳說中「出島」。這是江戶時代開放給外國商行進駐的園區,滿滿的都是和洋交織的商行,現在是最有氣氛的觀光景點之一。
在長崎,許多景點都是這樣擠在步行就能抵達的距離裡。但廢人我不但沒去,連打卡拍照都沒有,到底是幹什麼吃的?
 

 

 

【沒人要去的冷門景點3號】長崎水溝

 

住宅區一棟一棟實在不算漂亮的公寓之間,也會突然蹦出看起來很厲害的東西。

 

D26.jpg

 

我曾經過一條水溝。
 
雖然當時會停下腳步,就是因為覺得:哇,好漂亮的水溝。
 
但是毫不懷疑地認定它就是一條水溝。

D27.jpg

 

結果這裡竟然是江戶時代的長崎風景名勝,文人雅士們稱這裡是「鳴滝」(なるたき),就是潺潺作響的瀑布,還被列為「崎陽十二景」之一。還有不少和歌詩人為它寫過詩。
 
原來當時岸邊種滿了桃樹,桃花盛開之後,花瓣掉在水面順著河水沖散而下。
 
即使這塊被溪水切割成碎豆腐般的巨岩依然光彩奪目,桃樹林早已一棵都不剩,四面八方不是馬路就是水泥牆和公寓。
 
想不到背景一換,名勝變水溝。

D28.jpg

但想不到,
還有比這更厲害的水溝。

 
D29.jpg
這條不只是一條水溝,還是歷經原爆的長崎市內,極少數原貌原地保留的巨型(佔地和整座城市一樣大)古蹟––––長崎上下水道。
 
住宅寺廟大街小巷以至斜坡山路旁的溝渠,都能看到像這樣以三面石板或瓦片舖設而成的水道。這個設計主要是為了在水量少時集中底部,加快流速讓排水順暢不堵塞。
 
這個龐大又精細的工程始於明治十九年,由明治維新改郡縣制後的初代縣知事(縣長)日下義雄主導。
 
這條不起眼的水構旁立著一塊牌子,標題為為「建置長崎上下水道的舊會津藩士」。
 
為什麼要特別強調他是「舊會津藩士」呢?
 
「會津藩」這個字眼,大概足以讓日本人發出誇張的『欸〜?』音效。
 
因為在江戶時代,會津藩是專任保衛將軍安危的「警察國」。尤其到了幕府末年,德川自家的貴族軍隊百年來坐享特權、領了十幾代的俸祿,可以說是腦滿腸肥、毫無戰力可言,面對當時的內憂外患,可以說是全靠會津藩士奮勇作戰。
 
一個生在幕末的會津藩士,表示他必須勢死抵抗明治政府來捍衛德川政權,而事實上也是如此。
 
他的家族參與了每一場激烈戰爭,親弟弟更在會津戰敗後切腹,他一路隨著殘餘的幕府軍,直到箱館戰爭,最後被明治政府軍俘虜。
 
日本武士的忠義情節總是讓人霧裡看花。
 
有的人一生沒有自己的思想,只以主君的願望為已任;
有的人即便意志與主君背道而馳,仍然就著先祖受封的恩德為其效命;
也有的人寧可冒著判國死罪說服上級甚至挾持主君政變,但就算最後政變失敗,切腹也被視為理所當然、眾望所歸。
 
雖然搞不懂日下義雄是哪一個,但在日本人的眼中,只要胸懷大志,不論歷史成敗都是英才。
尤其站在明治政府的立場,國家正當用人之際,動不動死一大半人這像話嗎?
 
因此不少當初替德川征戰的武士,就像他一樣,被明治天皇抓來之後又赦免並栽培成為能替新政府效力的官員。
 
等到他被送去歐洲各國留學一大圈回來後,接到他手中的燙手山芋,就是在明治十九年在日本造成十幾萬人喪命的霍亂菌(コレラ)。
 
身為長崎縣長的他,立刻設立了隔離病房與檢疫所,整治主要河川和以三面板材舖設成的下水道系統、開闢自來水用的水源地並且遍植櫻木來做水土保持、禁止土葬推行全面火葬化。
 
雖然這一系列龐大的工程直到他離任才完成,但是大幅提升了長崎的公眾衛生,讓長崎居民得以享有乾淨的飲用水,成功隔絕了造成霍亂菌擴散的糞便污染源。
 
一個曾經在沙場上和九州各藩拼個你死我活的會津藩士,幾十年後竟然被派來九州,救了整個長崎縣。
 
我隱隱約約好像看懂了造就今天的日本的一小部份歷史,那就是,他們從不搞「清算」這檔事。
 
從戰國時代開始,就算關東軍贏了,將軍也沒把關西軍滿門抄斬,只要願意輸誠,不但能繼續當藩主,還能原地不動地領俸祿,馬照跑、舞照跳。
 
大政奉還之後也是如此,雖然緊接著禁刀、廢除武士制度,但這些失業武士只要願意為新政府效力,國家花大把銀子把你送去留學、回來當官,再封你個伯爵子爵。是標準的「識時務者為俊傑」。
 
回頭想想,幾千年來的封建制度,造就了整個國家90%是文盲農民。要是當初明治政府像中國人搞鬥爭一樣,把前朝遺臣和曾經得勢者全都往死裡鬥,整個日本讀過書識得字的八成全被拖出去斬了,誰來給長崎蓋上下水道、誰來把日本推向先進大國啊?

 


 

被群山「夾住」的長崎市區,其實很小,這麼小小一個地方又發生過太多事,每轉個彎就是一個景點。

所以太熱門的景點,不需要別人介紹,你自己走一走也會不小心走到。
 
反倒是有些地方,需要一點毅力才能抵達。
 
像是這座廢棄的莊園:

E01.jpg
 

 

【沒人要去的冷門景點4號】Siebold博物館
會來這裡是因為我爬山的時候經過一條叫做「Siebold大道」(シーボルト通り)的商店街,我就想說:這個西博德Siebold又是誰啊?
 
因為長崎市區觀光景點最常見的外國人名字,是Glover(グラバー),葛羅佛。他於幕末開港之後在長崎經營最大的商行,當年應該是長崎最有錢的貿易商,有錢到買下一整座山頭來蓋自己的豪宅莊園。現在長崎日本人必去的景點之一,就是這座莊園,一進去彷彿置身夢幻的歐洲國度或是迪士尼樂園,所以大受日本男女老幼的歡迎。
 
對比之下,同樣是居留長崎的歐洲人,西博德生前的住宅可以說是乏人問津。
 
然而大部份日本人應該都聽過他的名字。

 

E02.jpg

 

因為西博德是非常知名的醫生。抵日之後還因為幫一位大官醫好了病,特別獲准他不必受到外國人活動界限的箇制,可以在出島以外的地區為人看病。
 
雖然他看病沒有得到營利許可,不能收錢,但許多患者出於感激,致贈他物品或工藝品,這又促成他的另一個成就––––博物館學者。
 
他基於對植物學和民族學的興趣,一方面趁著自由遊走期間大量收集日本動植物標本,一方面也把這些獲得的禮品、器物分門別類,集結成冊。
 
日本公園和郊山步道都看得到的紫陽花(アジサイ),學名hydrangea otaksa,就是由他發表的。據說是以他的日本妻子楠本滝的小名Otaki命名。

E03.jpg

隨著他的醫術聲名遠播,更獲得支持在出島之外設立講習所,教授西方科學和醫學,許多後來的日本名醫都曾經是他的學生。
 
不過,西博德離開日本的場面,卻不太好看。
 
按照慣例當時的荷蘭商會必須定期向江戶幕府報到,身為荷蘭東印度軍隊醫師的西博德也跟隨前往,謁見了將軍。幾個月的行旅間,他也把握機會沿路收集一大堆日本動植物和文物,包括一份日本地圖。
 
他把這些行李運回出島時,被官兵發現了。
 
當時的法律嚴格規定,任何外國人不允許持有日本地圖,於是他被視為間諜,潛返出境。人們開始認為他憑著醫師的身份獲取日本人和當局的信任,實為替列強收集情資,而感到被西博德背叛。
 
究竟他取得這份地圖,是做為收藏研究,還是軍事用途,已不得而知。
 
歸國後的西博德也沒閒著,立刻把藏品拿出來開了一間日本博物館,相關研究也奠定了西方對於日本動植物學研究的基礎。
 
不過他也被禁止入境將近30年,直到日本開國之後,西博德終於再度有機會踏上「故土」,作為政策顧問受雇於幕府。

 

 

【沒人要去的冷門景點5號】興福寺

從我住的商圈往北走,有個叫做「寺町」的地方。
 
名符其實,舉頭望去前後左右,不是寺,就是蓋寺的公司。
 
最離譜的就是這棟……幼稚園了。
E04.jpg
到底憑什麼幼稚園可以蓋成這樣?唸完是會得道成仙是不是?!

 

我一般來說不近拍神像,但他的帽子實在太Fashion了,米蘭時裝季有朝必須從佛教中取材才是。
E05.jpg
在我從小到大看的民間宗教故事繪本裡,龍王除了天上飛、水裡游、法力無邊的「原形」之外,平常跟大家喝茶打牌時就會化成龍頭人身還穿龍袍的「人形」,但日本的龍王形象「人化」得更徹底,龍元素只集中在這頂帽子上。
 
這些佛像石塔是石材行的展示樣品。
 
長崎存在許多歷史悠久的石材行。雖然沒有興建城池,但一方面是為了在這多山之地舖砌石牆、舖石階、蓋寺廟,另一方面則是為了在水泥尚不普及的年代單單用石板手工打造出日本最先進、最完整的上下水道系統(請見上一集)。
 

F08.jpg

鍾馗。
跟我印象裡的也很不同啊。

 
寺町雖然整町都是寺,又有「龍馬之路」加持,但遊客卻離奇地稀疏。
 
我發現長崎這個因為歷史課本而讓大家都聽過的地方,意外地並不是太過熱門的觀光城市。大概因為地處偏遠,雖然有中國和韓國觀光客搭遊輪來玩,但走的不外乎是出島、唐人街、軍鑑島這些標配行程。
 
不過週末假日,倒是經常看到市區內的叮叮電車擠滿人臉都貼到玻璃上了。可見長崎真正吸引的客群,是放假出遊的日本國民。大概是因為來到長崎,又像到了荷蘭,又像到了中國,比起這兩國的實際距離,長崎地處再怎麼偏遠也算近的了。
 
 
這天的寺町,除了我以外,只有一對像遊客的老夫妻在散步
 
途經一座又一座華麗深邃的寺院,突然看到這座特別斑駁的門,讓我停了下來。

E06.jpg
這對老夫妻也停在門口,張望了一下,走上了階梯。
果然英雄所見略同,這座歷經滄桑的寺院,肯定來頭不小。
 
 
從正門進入後,雖然是一個收票景點,但一點俗態的氣氛也沒有,大概是因為實在沒什麼人,或者是這些建物隱隱散發出的威儀。
E07.jpg
沿著T型石舖面走到「大雄寶殿」,比剛剛看到的任何一座寺院正殿都小。
 
以它為中心,兩邊的建築完全沒有要對稱的意思,似乎在多個不同時空分別為了不同功能而逐一建置。

E08.jpg

這個石造升旗檯厲害了。想來是真品的可能性很大。

 

整個大雄寶殿都是真品寶物;
 
殿內正中央的釋迦摩尼像中,還被發現金屬製的五臟六俯和銅鏡。
 
根據指示牌上的描述,包括心臟、肺、肝、腎、脾、胃、大腸、小腸、膽囊、膀胱,以及只有中醫才有的「三焦」(在現代解剖學裡並無對應的實體,約略是指環繞在心包、腹腔、胸腔的血氣循環)……到底是可以多精密?!簡直可以拿來當保健室解剖學假人先生了。
 
這些器官一個一個被放置在金身體內像收納櫃一樣的格子裡,另外還有一面銅鏡,象徵著佛的「心智」。
 
據說,是最近才發現這銅像內部別有洞天,在此之前,全世界僅有11尊擁有內臟的佛像,全數位於中國境內。這尊不但是日本唯一一座,更是目前為止唯一除了臟器還配置銅鏡的佛像。
 
這麼說來,銅鏡原先並不是中國佛像的標配了。
 
這讓人聯想到,不少神社都會在內殿放置一面銅鏡,參拜者對著鏡子朝拜。這些鏡子便是所謂的「靈代」(たましろ),也就是注入神靈的聖器。或許在鑄像之時便受到日本神道教影響,才會將鏡子也放了進去也說不定。
 
可惜內殿禁止拍照,只好來看看殿外的寶物,也就是站在廊簷底下往上看。
 
E09.jpg
 
這個像是身在蛇腹中一般的拱形天花板,是由17世紀的中國工匠一手打造,在建築上的名稱叫做「黃檗天井」。
 
黃檗是一位唐代僧侶,他的流派在明朝時傳至日本,被稱為「黃檗宗」。而這座「興福寺」,竟然正是全日本第一座黃檗宗唐寺。


 

另外一個讓人目瞪口呆的構造,是寶殿兩側的「冰裂式組子圓窗」,看到這個花紋我才突然明白「冰」這個字的部首為什麼是撇兩撇。

E10.jpg

這個錯縱複雜的結構完全不靠一枚釘子,全是木工榫接而成,裡頭有好幾根長短不同的款式,必須一根一根削切組合,才能將它完美拼成明明不規則卻達成和諧的花式。
 
當初完工的年代,中國正流行將西方的玻璃材質融合在建築之中,因此這個窗花背後原本是一整片的玻璃;陽光照下,落在殿內的光線就如同天主教教堂的花窗玻璃般美麗。
 
可惜在長崎原爆時,大雄寶殿半倒,這些窗格全都飛到四面八方,玻璃也碎了一地,後來重新組建拼湊回來時,只能以木板當做基底來支撐。
 
可見初建時作工之精湛,原本是完全騰空在玻璃之前,這個技術竟然連現代的日本工匠都難以重現。
 
事實上,冰裂式技法,也是明朝當時最先進的建築裝飾工法,然而現存這麼大片又這麼精巧的,僅存於日本,反倒在中國難尋。

 

E11.jpg

 

這建廟有個時代背景,那就是幕府下達了基督教禁令。
 
當時一片風聲鶴唳,身在長崎港的中國人也被懷疑是基督教徒,於是大家趕緊地興建佛寺,以證明自己是佛教徒。
 
這就是為什麼長崎中心的寺町擠滿了十足道地的明代佛寺,而外圍則是一棟棟在明治時代解禁後才得以興建的教堂建築。
 
廟宇的設計到動工,當然也全都出自中國工匠之手。

 

 

另一個寺境內的國寶就是喝茶區前掛著的……魚板。
E12.jpg
不是煮火鍋用的魚板。
 
魚板的功用類似「木魚」(也真的是一隻木做的魚),也就是拿來敲打用的。
 
可以看到牠的肚子中間因為長年的敲打,已經凹了一個洞。

E13.jpg

 

據說它是日本遺留的明朝魚板之中最精巧的一尊。
 
根據考究,這雕的是一種叫做鱖魚(ケツギョ)的魚,生活在揚子江(江南一帶的長江流域),別名「花鯽」。
 
但我個人是沒辦法從外表辨識出牠能和世上任何一條活魚有親戚關係。

 

 

最有趣的就是側殿這棟與大雄寶殿風格迴異的建築,上面寫著「海天司命」,堂前一紅一綠兩大將軍。

E14.jpg 
不要懷疑,它就是媽祖廟。
 
不過這間媽祖廟當時稱為「菩薩堂」(ぼさどう),因為來到長崎的船員們,多稱媽祖為「船菩薩」(ふねぼさつ)。
 
這媽祖廟的裝飾雖然與我們認知中仍然有段距離,但比起假唐人街上的紙糊廟可以說是親切許多。標準的中國色調朱漆,底下的木窗格卻更接近日式建築。
 
寺院裡包著一座廟,也像極了日本神道佛教混雜的配置。
 
然而事實上,這座媽祖廟是整個寺院裡最古老的建物,創建於元和六年(1620)。
 
也就是說,最早來到長崎的中國人,刻不容緩地立馬蓋了一間媽祖廟,現在看到的寺廟正殿和內院才是後來的事。
 
當時的習俗,船員們只要停駐在長崎港,就得把船上的媽祖神像請下來放置到興福寺內的媽祖堂內,直到離港前再進回船上。
 
這麼一說來,我突然明白「遶境」這個習俗是怎麼出現在大甲和湄洲之間了。
 
 
 
 
媽祖廟的對面,是中國版多啦A夢任意門。

E15.jpg

因為它就這樣憑空立著一個門,走進門內和走出門外你都還是在寺院裡。
 
這個莫名其妙佇在院子裡哪兒都去不了的門,原本應該位在唐人街的某一戶人家裡。
 
話說,有史以來中國日本間的往來就一直很頻繁,直到1633年鎖國之後都還允許中國商船進入長崎港。但是或許正因中國獨攬自由滯留權,中國人不減反增;隨著中國人愈來愈多,在某種恐外心態下,幕府便下令搭建「唐人屋敷」,從此以後散居在長崎各地的中國人只能住在這個區域。
 
不過,接連數場大火,把這些集中隔離中國人用的「唐人屋敷」全都燒毀(俺也不曉得咱唐人屋敷怎就這麼容易起火,莫不是因為大家炒菜都嗆很多米酒?),幕府只好同意讓唐人自建屋宅。
 
而這個門,就是當年中國人自建物的一部份。大概很怕放著放著又引火自燃,所以移來寺院裡擺著。

E16.jpg
門板使用的木材是中國特有的廣葉杉,形式是純然的中國建築。朱紅的漆色,讓人想起「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不只內外各有一扇雙開門,兩側還各有一扇窄門。
平常出入只開外門,再從側邊的窄門進來;只有開party請貴客來的時候,才把內門外門全打開來迎賓。
 
真是一座費盡心思打造的連體六扇門。
可以想像,平時是大院深鎖,隱密難窺。
 
當年滯留長崎的中國人,到底靠獨佔貿易賺了多少錢?

 

E17-1.jpg

 

原以為是側殿的地方,想不到又只是一個門。
 
這門同樣分成內外兩道,但兩側的圓窗分別是兩個小廳,比舊唐人屋敷門大了幾倍,顯然不是尋常人家用的。

 

 

原來這是「三江會所」的大門。
 
三江會,是江南、浙江、江西,三個地方出身的人來到長崎組成的同鄉會。
 
雙門敞開,現在看到裡頭是竹林旁充滿詩意的石桌椅。
 
事實上,除了這個大門,整個會所都在原爆時全毀。

E17.jpg

更有趣的是這個門檻了。
E18.jpg
仔細看看它是可以拆下來的,旁邊還放了一條一模一樣但還沒裝上去的門檻。
 
這是兩層卡榫式安裝,一層大約20公分,再加一層就能到40公分。
 
平常出入時,就像這樣把第二層搬起來擱在一旁。
 
不出入時,就得把第二層給安上,把門檻加高。
 
為什麼呢?
 
因為當時唐人習慣在空地上放牧豬,為了避免別人家的豬跑進三江會所裡,就得做個豬翻不過的柵欄來防衛。
 
……我好像突然明白為什麼日本人要把你們這些人關在同個社區裡住了。
 
 
 
和大門共構的,還有一個小小的房間。
 
……一進門就看到裡頭放了個不得了的東西。

E19.jpg 

裡頭是空的,可能這位居民正忙著在外頭「走跳」(抖)。
 
這個興福寺跟當時旅居長崎的中國社群,關係之緊密,從這會所可見一班。
 
歷代的興福寺住持,不光是掌管廟務,還得負責造橋舖路、琴旗書畫,還把菜豆(インゲン豆)這個歐洲人帶到中國的平價蛋白質來源引薦給日本農民種植。
 
寺中還得常年包管「駐寺藝術家」,也就是替中國居民打造棺材的工匠。
 
解說牌上說,那個年代中國人有個習俗,就是雖然還沒有要死,沒事就提早先打一副棺材立在家裡,有不老長壽的意涵
 
既然對棺材的需求多到需要長駐棺材師傅,可見當時打算一輩子在長崎安身立命的中國人有多少。
 
加上江戶時期日本的土葬習俗是「坐葬」,棺材的形狀是用來讓一個人盤腿坐在裡面用的,不符合中國人躺著「寢葬」的需求。
 
中國人不打中國人。但
中國人的棺材,果然還是得交給中國人打。
 
 
E20.jpg
 
後面的拉門估計是會館的殘骸,每一扇瓶子裡刻的花都不同,精雕細琢,漆色輝煌。
E21.jpg 
這些江戶時期真真實實用過的明朝古物,就這樣像雜物般堆進這座倉庫裡。
 
 
其他還有轎子,以及用來搬嫁妝用的「扛箱」,上頭寫著「三江會館」,意思是用來借給大家輪流娶媳婦用的。

婚禮道具租賃服務,原來是明朝就有的共享經濟。

E22.jpg

石舖面走道的盡頭,又是一棟讓我覺得既熟悉又陌生的建築
 
大門像是日式佛寺,裡面的小亭卻像是日本山頂上的小神社

E23.jpg

 

結果門樑上的匾額上寫的,雖然四個字沒一個和我們現在用的一樣,但明朗朗地竟是「萬仞宮牆」。
E24.jpg
原來是座孔廟來著!!!
 
不過丈為十尺、仞為八尺,你這宮牆還不到5公尺也叫萬仞宮牆啊?
 
雖然裡外不像,但右上角倒是沒忘本地知道要以清國年號紀元。

E25.jpg

內殿再窄也得寫個「萬世師表」。

E26.jpg

在日本看到這麼應該出現在台南孔廟的東西,還真是有點超現實。
 
碑文全是楷體繁中,除了沒有標點符號之外意思還算白話,說是為了宣揚孔子禮教,又說兩國素稱「同父之邦」,意思大概是不分清日,人人都尊崇儒家思想這件事。署名的還是「內閣侍讀」,可見不光是中國人民集資建廟這麼單純,而是由清朝官方出面主導。
 
也就是說,這碑就和長崎港邊的孫中山像一樣,是一塊以外交為目的餽贈的紀念品。
 
不同的是,一個談教化,一個談感激。光緒三年的這塊,明顯充滿了優越與施捨感,畢竟是還沒打過甲午戰爭,誰大哥還不知道呢。


 

離開長崎前,林決定跟我一起去逛街。
 
雖然我準備去的地方她一點興趣也沒有,但大概是因為捨不得我即將離開吧(自己講)。
 
在路上看到一隻可疑的動物,雖然想拍照但又不敢明目張膽地拍別人的寵物。所以冷靜林叫我假裝拍她。

F01.jpg

啊,可惡,轉頭了!

再來一次!

F02.jpg

 

和林一起經過了一間舊書店,雖然原本要趕著在5:00前去看龜山社中紀念館的,但兩個都是二手書控所以忍不住想進去看看。

F03.jpg

 

發現不少厲害的書。
 
日本殖民地:台灣史。要不是行李裝不下我就買了。

F04.jpg
旁邊的專題還有「南洋群島:委任統治二十六年記錄」。
 
咦?台灣是送的我知道,但南洋群島是誰委任給你的啊?

 

 

走進店裡還有許多以議題領域分類的書架,包括長崎原爆的各種書籍。但是最讓我們驚訝的是門口這一整櫃二戰期間「大日本帝國」野心下各地遭遇的歷史記錄,包括滿州國、七七事變、南京事件、太平洋戰爭、沖繩戰爭,以及韓國和亞洲各地的慰安婦。
F05.jpg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由日本人撰寫的慰安婦記錄,就像聽到「慰安婦」這三個字從日本人口中說出來一樣驚奇。作者本身也是一名女性。
 
稍微翻閱了一下,大部份的內容是慰安婦親身口述和訪談,包括了每一天必須面對多少數量的軍人,從早上到晚上,幾點到幾點是上校級軍官、幾點到幾點是士兵…等等,毫無修飾地陳述慰安婦當時的經歷。

 


我指著這間店跟林說:「就是這家!就是它說可以邊走邊吃的!」
 

F06.jpg

大家都知道日本人和台灣人最大的差別就是,日本人買小吃點心什麼的,只要沒有座位就一定會站在街角吃完再走,但台灣人就算有座位也寧可買了邊走邊吃,而且小至雞蛋糕蔥油餅,大至炒麵豬血湯全都可以拿著邊走邊吃,可以說是一個以邊走邊吃聞名國際的邊走邊吃國。
 
但是我在這間位於寧靜的寺町的小餅店看到這張紙寫著:「麻花捲,敬請邊走邊吃」,一時興奮之下我就買了!
 
原來是除了大包的麻花捲以外,也有一根一根零賣,給有點嘴纏的路人們。
 
至於味道如何呢?不算很甜,但非常硬,連老闆娘都會在你買之前提醒你:「這個很硬喔!」
 
在這裡被稱為「よりより」或是「唐人捲」,雖然說是中國來的,我們吃的麻花捲才沒有這麼硬勒。

F07-1.jpg

 

我被甜食林傳染了動不動就想吃甜食的病,所以選了一個看起來像月餅的東西。
 
結果吃起來……還真的就是月餅。原來這間店裡的所有糕餅全都是中國來的「唐菓子」。

F07-2.jpg

透過透明的窗戶可以看到剛出爐的東西,長得也像蛋黃酥。

F07.jpg

櫃台還有長崎各個景點造型的口砂香(こうさこ),質地像是拜拜用的長方形糕仔。

原來這也是長崎古早時的中國移民帶來的甜心,說不定就是拜拜用的糕仔。

 


 

 

【沒人要去的冷門景點6號】風頭公園、龜山社中

F09.jpg

終於走到寺町的「坂本龍馬の道」,寫著這個名字的路在日本還真不少,因為只要坂本龍馬走過的路,哪怕只走了一次,都會冠上這個名字(島原一番街他就只走了 一次)。
 
說實在話坂本龍馬短暫的人生中有一半都在日本東南西北奔走,根本四海為家,這樣算下來真是沒完沒了。
 
不過長崎寺町這一條,和別條坂本龍馬の道有很大的不同。
 
那就是,他真的走了很多次。

居民似乎也引以為傲,手工製作了十幾塊Q版龍馬紙黏土路標,沿路綁在欄杆上,告訴你真的沒走錯,這平房間錯綜複雜的階梯路真的就是龍馬巷。
F10.jpg
每一塊路標上還有不同的題字:
「在巨大的希望中燃燒我投往世界的夢想吧!」

雖然有點意義不明,不太確定龍馬生前究竟有沒有講過這些彷彿邪教教主會說的話。

不過,企圖在幾千年未曾被推翻過的封建社會裡創造一個人人平等的自由民主國家,或許也需要一點邪教般的力量吧。

 

F11.jpg

 

連社區的可燃垃圾集中處都有龍馬代言,由促使日本現代化的傳奇人物用土佐腔告訴你不要亂丟垃圾。

最可愛的是斜坡叉路口的小龍馬。

F12.jpg

全身都是肌肉,讓人家忍不住想跟他合照,還不知不覺摸著小小龍馬。
 
林林問我說:「為什麼會對龍馬有興趣啊?」
 
「因為我來日本前看了司馬遼太郎寫的《龍馬傳》。明明是歷史小說,但劇情卻像海賊王一樣。裡面描寫的龍馬,性格幾乎就等於是魯夫。又愛吃又愛喝酒又愛抓著人唱歌,常常幹一些蠢事,但身邊總是能引來一堆願意為他賣命的高手;平常明明不正經,偶爾卻會突然說出一些超出世俗的洞察,讓人覺得他高深莫測。
 
「我看的時候一直覺得,究竟是因為日本人崇拜這種性格的英雄所以龍馬和魯夫都被刻畫成這樣,還是因為真實的龍馬就是這種性格,所以日本人才愛上這個套路的。」簡單來說,究竟是魯夫學龍馬,還是龍馬學魯夫,這個問題已不可考。但我寧可相信這世界上曾經出現過一個像魯夫那樣不可思議的男人,全日本的人民或許也是這麼想的。
 
 
接下來這位不是龍馬了。
F13.jpg
他是池內藏太,是來自龍馬家鄉的年輕人,果決而勇氣十足。在動盪的時代東奔西跑,比誰都忙。
 
十幾歲的時候就跟著武市半平太的勤王黨搞政變、緊接著脫藩加入天誅組、長州出師攻打京都時他一個土佐小毛孩還跑去當長州人的指揮官。
 
武市入獄切腹、勤王黨全數斬首、天誅組破亡、蛤御門之變長州軍最終也落敗。
 
每一場必死無疑的仗他都在,卻總是大難不死地從遍野橫屍中站起來,立刻趕往下一個戰局。
 
最後在龍馬促成薩長聯盟時,他也跑回來加入時勢中最活躍的龜山社中。想不到討伐幕府的時機漸漸成熟之際,本該在歷史舞台上幹出一番大事業的青年,卻在這個時候在一場暴風雨中,葬身海底。
 
龍馬聽聞他的死訊,自責不已。一個好幾次從歷史抗戰中死裡逃生的人,若不是自己把他拉來組織艦隊,又怎麼會平白沉船喪命?沒有死在維新大業的戰場上,這個死法,實在配不上他的雄心壯志。
 
這間鐵皮屋的轉角,由他舉著牌子,向來人指明全日本第一間股份有限公司「龜山社中」的成立處,以及開創它的坂本龍馬所在位置。
 
我想,他也絕對是最清楚這些方位的人。
因為,每一個即將扭轉日本未來的時刻,他總是能即時趕到現場、加入革命者的行列。

 


 

這條路之上,就是坂本龍馬創立日本最早的「公司」:「龜山社中」。
 
這間公司的Business Model是透過海外貿易賺取價差來牟利,也就是在上海(當時為英美租界)和長崎之間、長崎和關東之間運行船隻,滿載國外軍火銷給日本各藩國、滿載日本織品茶葉工藝品銷給外國。
 
這件事當時在全世界來說,早已不稀奇。兩百年多前開始,英國東印度公司就在做、鄭成功顏思齊也在做。這些人同時具備貿易商與海軍(或海賊)的身份,橫行於印度洋與太平洋。
 
不過,龍馬搞貿易有一個藏在背後的目的,就是賺取龐大利潤、買進蒸汽船、成立艦隊,然後以強可敵國的武力推翻幕府!!!
 
推翻幕府以後,他甚至不打算當將軍、不打算當國父、不打算當官,只想航行全世界,成為海賊王!!!
F13-1.jpg
沿著這穿梭於山腰的小徑,可以看到象徵為這航海之夢奔波的超大雙「龍馬穿的靴子」。
 
龍馬提倡在航行技術和國家體制上的西化,還逼自己手下的大副穿上當時對武士來說有點難為情的西洋水手服,然而他本人這一輩子都穿著破舊的傳統棉衣棉褲,唯獨航行時熱愛把腳下的草鞋,換成西式軍靴。
 
這種時尚穿搭品味真是令人無法招架。

F13-2.jpg

現代日本的命運就在掌握著這只舵的雙手裡展開了。
 
 
看起來雖然很帥,但其實現場要拍這張照片就得站在……

F13-3.jpg

龍馬的靴子裡。


好我現在知道為什麼要做這麼不成比例地大雙了。

F13-4.jpg

理所當然我們一路吃吃喝喝逛書店的後果就是爬到山上時紀念館也關門了。不過身為毫無觀光熱忱的廢人的我們絲毫不在意又錯失了一個景點,這整間房子也是後來砍掉重蓋的,反正裡面也都是複製品啊,無所謂啦,誰在乎啊(到底是可以多消極啊?!)

F13-5.jpg

反正不能幹嘛那就在門口拍張照,象徵走過龍馬人生的里程碑好了。

 

 


再往上走,好不容易穿過擁擠的平房,接下來迎接你的,是一望無際的墓仔坡。
F14.jpg
不要懷疑,沒走錯路,也沒有其他更好的路,因為龍馬像的四面八方都是墓仔坡,可謂是風水寶地。而接下來的龍馬小徑,就是平常人們掃墓的通道。

終於抵達了跩不拉機龍馬像。

F15.jpg

鑄像的臉部特徵主要來自天下知曉的那張龍馬寫真照,但肌肉結實許多。雖然銅像本身不是太大,但比例上完美刻畫了日本人心目中龍馬氣勢逼人的彪形大漢形象。

 

 

龍馬瞇著近視眼遙望的方向,就是長崎港灣。
F16.jpg
在司馬遼太郎的小說中,當他這輩子第一次看到宛若異國般的長崎時,站在甲板上向他身邊的小弟陸奧光宗說:「長崎是我的希望。這裡終將成為扭轉日本局勢的立足點。」
 
(長崎はわしの希望じゃ。やがては日本回天の足場になる。)

 

 

太陽西下,得趕快穿越這整個山坡的墓仔坡。
F17.jpg
但旁邊有塊指示牌寫著「唐通事の林・官梅家の墓」。
 
似乎這一帶葬著不少有頭有臉的人物,這樣想起來,不曉得為什麼就不覺得太害怕了。
 
可能因為覺得他們才不屑像其他孤魂野鬼幹些偷雞摸狗的事(?)

 

另外一邊還有一塊冗長的墓誌銘,說的是日本第一位攝影師「上野彥馬」。
F18.jpg
他開的日本第一間照像館在長崎誕生,還為當時許多名人拍照,包括坂本龍馬、高杉晋作等。因為有他,才能留下江戶末年珍貴的人像,讓我們有機會親眼看見這些英雄豪傑長什麼樣。
 
歷史的風雲落幕之後,他也沒閒著,開始研究拍星星,留下了「日本第一次天體攝影」。
 
緊接著西南戰爭暴發,他又跑去戰場上,留下了「日本第一次戰地攝影」。
 
啊他就是「日本第一位攝影師」咩!當然是拍什麼都會變成「日本第一次」。

 

 

 

 

 

在一座一座家墓之間,還有一塊顯彰碑,上面刻著三個名字:

F19.jpg
 
「楠木瀧」
 
就是前面提到因間諜罪遭遣返的名醫,西博德,的妻子。
實際上她是在花街與西博德相遇的。
長崎花街是江戶時代風花雪月的名所,不少外國人來日本定居後娶的都是花街裡的女孩。其實也不難想像,除了花街,實在沒別的地方能讓老外認識日本妹紙了。
 
相對的,就像《仁醫》裡的花魁野風一樣,身為一個歡場女子,就算能找到一個富人大官替自己贖身,也終究是深宮內院裡小妾的命;反倒是嫁給當時來到日本闖蕩的商人或軍官,說不準還能作個爵士夫人。
只可惜瀧的命運多舛,剛為西博德生下的女兒還未滿2歲,他就被潛送出境。
 
 
「楠木イネ」
 
就是西博德和瀧的女兒,後來成為日本第一位女醫師。她的故事就像《仁醫》裡面綾瀨遙演的的橘咲一樣,從小混在一群醫生堆裡。
雖然她的父親是西博德,這卻不能算是讓她成為醫師的直接原因,畢竟自幼就被迫和他分離,連見上一面的機會都沒有。
幸好西博德的學生將她撫養長大,教給她父親的醫術,還讓她學會了荷蘭語,才能接觸更多西方先進科學。
 
 
「二宮敬作」
 
西博德的學生。
在西博德被潛送出境時,曾經托付他代為照顧年幼的女兒,然而受到西博德間諜罪的牽連,他也入獄連坐,流放異地,等到終於回鄉安頓下來,便立刻把楠木イネ找回來,將她養大成人,並且栽培成日本第一位女醫師。30年後西博德重返日本,看到二宮一直養育自己的女兒,還讓她開設婦產科診所成為獨當一面的醫生,不禁痛哭流涕。
 
這個顯彰碑所「顯」的,似乎不是對於國家社稷有什麼革命性的貢獻。值得後人傳世的,大概是他們不向命運屈服的意志力。

F20.jpg

居民們很怕地藏王菩薩們著涼。

 

 

如龜殼般的巨岩山頂上,正在跑跳玩耍的孩子。

F21.jpg

抵達風頭公園景觀台,已經有兩個人架好相機在等待夕陽。
 
其實我已經來過一次了,但沒有看夕陽就匆匆離開,原因是風頭公園的南側出口全部都是墓仔坡,長崎身為江戶日本唯一的港口加上二戰冤魂太多俗辣我實在不敢自己一個人摸黑走下山。
 
但這次有冷靜林在身邊,所以很安心地等到夕陽才回家。

F22.jpg


 

在長崎浪費人生的第二晚就見識到傳說中的長崎夜景了。
收到一群碰巧住在同一個旅舍很愛裝熟但其實他們彼此也聊不來的大叔們的邀約,
說今晚要去長崎最知名的人氣觀景台看夕陽兼夜景。
 
陣容包括愛講冷笑話的英格蘭大叔,沒有幽默感的荷蘭大叔,比起西班牙人更像日本人的小弟弟,以及國籍爭議難以名狀的台灣代表我與卡羅群島琺小姐。
 

 

H01.jpg

這個時候發生了一個小插曲。
 
在我們過馬路時,背後傳來「碰」地一聲。回頭看到有個路人阿伯突然撲倒在地,雙手連扶都來不及扶,等於是直接用臉去跟人行道的石磚地板high five。
 
當時走在他旁邊的英國大叔,瞄了一眼倒在地上掙扎著想起身的阿伯,然後立刻跨了一步遠離他,臉上的表情顯示『不是我弄的,跟我沒關係喔』。
 
我還來不及想太多,立刻闖紅燈穿越計程車回到對面馬路把阿伯扶起來,用我當時唯一會說的一句日文問他:「大丈夫ですか?」
 
阿伯起來之後一邊顫抖,一邊發出「啊、啊」的聲音,血從他鼻子流了出來。一個路過的日本女生靠過來說:「啊!流鼻血了喔!」
 
對面的交通警察等綠燈後跟在我後面抵達,問阿伯說:「有沒有哪裡受傷?需不需要叫救護車?」
 
接下來的內容我聽不懂了,所以就交給警察,走回等車中的大叔行列。
 
英格蘭大叔正忙著跟大家解釋:「我之所以不幫他,是因為他看起來好像喝醉的樣子,加上我們在語言上容易誤解,你知道,不曉得會不會幫了忙反而惹上麻煩,如果不是這樣我也想說應該幫忙……」
 
 
我假裝在看旁邊,一句話都沒說。
 
但接下來不管在交誼廳的廚房煮什麼好料,都跳過他不問要不要吃。
 
#我就是小鼻子小眼睛
#這個五官叫做漢人基因

 

原本我對於觀景台和付費夜景沒太大興趣。

但是登上這個360度展望台的瞬間,立刻就明白了阿白為什麼會說長崎的夜景很厲害。

H02.jpg

這180度是整個包圍在好幾座山丘之間的長崎市區和港灣;

另外180度就是峽角和海面上的夕陽。

H03.jpg

只要跨越這片大海,就可以抵達上海、濟州島,甚至台灣。

 

太陽西下之後,長崎市區的方向露出一枚血紅色的月亮。

H04.jpg

歐洲大叔們全都嗨翻了。

「哇噻我從來沒有看過這種景象!這太瘋狂了,對不對?」

「太酷了!我們超幸運的!!!」

接下來大叔們又花了兩個小時拍照。

琺小姐開始無聊,躲在角落抽煙。

我走過去躲風,她說:「為什麼月亮會紅紅的啊?」

「可能是因為從北京飄來的PM10。」

她大笑。因為這個大叔們視為絕世美景的一刻被我說得一文不值。

她突然聊到自己高中畢業後在日本混了半年,以為只要多多嘗試不同工作,有一天就會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但她現在卻越來越迷惘。

我說我大學畢業時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後來是google到某個「如果有一天中樂透了這輩子要幹嘛」心理測驗才決定的。

原來身為教育體系受到全球推崇的北歐人,也會不知道自己畢業後要幹嘛。

但我還是羨慕她。

至少她們的國家沒有規定,你幾歲就該做什麼事,沒跟上別人的進度就叫做留級生、重考生,超過35歲連面試個新工作都沒機會。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進程,就像每個嬰兒成長的速度都不同一樣。

 


這天,我只安排了一個行程,那就是去逛長崎市立圖書館。
 
這個館沒有什麼參觀亮點,不像高雄市立圖書館那樣的光彩奪目,純粹就是我想去泡一天圖書館。
 
所以這個行程不用跟。

Z01.jpg

我隨手翻看第一眼看到的登山書,竟然是以串起北九州各大郊山的長征之旅為主軸。雖然不是什麼百岳名山,但這種翻山越嶺造訪山谷間的名勝、農村、小鎮的行程實在很吸引我。

雖然我這次帶的全套裝備都是用來騎腳踏車的,下一次再來九州,一定會想試試看這個大縱走。 
Z02.jpg

依依不捨地把書放回桌上,意外地發現,在日本,不只是連鎖書局會刻意把當地的觀光景點、歷史、地理、文學和攝影集擺在一進門最吸引人的展示架上;
不只是二手書店會把與當地最緊密的事件調察著作擺在門口,連公立圖書館都整理了一整排與在地有關的書藉,分門別類地擺在迎面頭一排書架上。
 
圖書館明明是一個只有在地人會來的地方,既然與觀光客無關,那就是希望藉此讓一個地區的人們輕易讀到與自己切身相關的作品。
 
就像薩摩人一輩子吃地瓜,仍然以地瓜為榮一樣;不只是品嚐當地的食物,透過這些當地的歷史、小說、藝術、登山書籍,更讓人們能以身為一個地方的人為榮。

 

圖書館和google最大的差異就是google沒辦法用「逛」的。

一本書之所以會在書架上,不需要你在搜尋引擎召喚他。只需要有人研究、有人好奇,書就會在那裡。

它們是眾人努力的匯集,也代表著每一個人的思想組合而成的「文化」。

你必須要先有個念頭,才能在google上找到資訊,但你不需要任何預知,就可以在圖書館裡遇見未曾想過的靈感。

就像我找到這張地圖。

Z03.jpg

我想我知道,離開長崎之後,下一站該去哪裡了。


想不到,我直到離開之後才發現自己有多喜歡長崎。
 
明明是江戶時代對外開放的唯一港口,然而海灣和山脈又讓這個地方與其餘的日本隔絕。
 
現在,這個兼具市區的便利與郊區的愜意的小盆地裡,擠著密密麻麻充滿個性的小店,有的是祖傳三代的老字號,有的是獨具風格的文青店。因為有這麼多元的他們一起經營這個宜居的小鎮,雖然十步一景點,但是沒有可怕的觀光人潮,只有處處可見當年閒晃來閒晃去的長崎人生活樣貌。

 

記得剛來長崎的晚上,是長崎燈會的最高潮。
從各大商店街到新地橋一帶的水面上都張燈結彩。

Z04.jpg

離開長崎前的最後一個晚上,又再一次經過新地橋。
 
不管是水面還是這座城市,平靜地一點風都沒有。
 
長崎燈會清場工程的效率,就像百年前這個小鎮上的風起雲湧,也是在一夕之間消失無蹤。

Z05.jpg

文章標籤

花生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一集的內容有點長,但長話短說的話,
就是在這個歷史上聚集了無數充滿夢想與對未來渴望甚至因此改變日本、中國、台灣以及全世界歷史的有志之士的港町小鎮上,
 
如今卻窩藏了一堆沒有人生目標的廢物。
 
這些廢物每天醒來就聊著自己有多廢,自己的國家有多前途茫茫。
 
能夠這樣渡過日本的第一個換宿時光,真是令人欣喜若狂。


 

A00.jpg

抵達長崎的casa blanca guesthouse展開為期兩週的換宿。
 
換宿的掃除helper們一同住在旅舍裡最窄的那個房間
一推開房門,卡到的第一位少女讓我覺得先來長崎待2個禮拜真是此行最正確的決定。
「あ、すみませ。こんにちは!」
「どこから来ましたか?」
「台湾。」
「欸欸可以講中文喲!我也是台灣人。」
 
在旅舍關門前最後一秒踏進來聽完全日文工作簡介而身心俱疲的我此刻突然精神一振,我不但遇到台灣人,還遇到一個非常好聊的台灣人,短短十幾分鐘飛快地聊天分享各種WH以來遇到的好人壞人和退稅等等實用資訊。
更重要的是擁有乖巧少女的外表與冷靜強大的內心的她,有能力鎮壓住外強中乾連下個廚都驚慌失措的我。
 
「另外一個室友好像是什麼冰島附近的某個島來的,我也聽不太懂。」
 
接著走進來這個高挑甜美的女孩兒,也是我這輩子遇到最好聊的北歐人。
 
「法羅群島,其實還不是一個國家,我們正想要從丹麥獨立。」
 
「啊,有點像台灣。」
 
「對,不過台灣原則上已經獨立了,我們還沒有自己的軍隊和政府,只是語言文化和丹麥不同而已。」
 
非常有想法的她看不出來只有20歲,才剛高中畢業而已。因為在歐洲,每個求學階段前出國或工作一陣子當作gap year是很普通的事情,所以畢業的年齡和升學的方式都因人而異。
 
「我們高中畢業就一定是18歲,每個人都一樣,也不知道是在趕什麼時間。」
 
接下來的幾天,我們從國家獨立、高等教育和升學制度、歐洲和亞洲的女性主義,聊到在日本遇到的歧視問題。
 
琺小姐說,這是她目前在日本待過最棒的工作環境。糟糕了我,一開始就來到一個這麼愜意的地方,以後遇到其他困境的話還有鬥志嗎?!
 
總而言之,這三個同房的人最大的共通點,就是我們都有一定程度的社交恐懼症,因此井水不犯河水地成為了 #完美契合的孤僻室友們
 
「我真的很高興妳跟林都不是屬於那種整天都在找人一起跑觀光行程的人。」後來在沙灘上琺跟我們說。
 
事實上,我們每天的行程就是起床、打掃工作,然後我去逛菜市場、林去找一間咖啡廳坐著吃蛋糕、琺晴天散步雨天看youtube影片,#在長崎的人生就是廢到掉渣

A01.jpg

在這裡的生活整體來說就是廢到不行,一旦在免費住宿的狀態下就完全沒在計劃行程,就算計劃了也很容易放棄。
 
打掃好累呦,放棄。
 
今天下雨耶,放棄。
 
想吃咖哩飯但煮好久博物館都關門了,放棄。
 
尤其是頭兩天除了買菜之外根本沒有出門!!
一整個連長崎長什麼樣子都不知道!
 
所以Nana(我最愛的staff之一,擁有非常不像日本人的個性)忍不住威脅我:長崎燈會快要結束惹再不看就沒惹〜
 
於是(在還是有可能會放棄的狀態下)下定決心要出門看燈會。

好家在當天晚上我們三個換宿廢人(?)的房裡多了一位非常積極的客人,也就是我此生目前為止遇過最多話的德國人:羅賓。
 
(雖然後來發現在日本遇到的德國人都超愛講話,就像在日本遇到的台灣人一樣,全世界最奇怪的人似乎都會來日本。
 
「嗨!我叫羅賓,羅賓漢的羅賓!」
 
這個精神抖擻活力充沛的人一進房就瘋狂找我聊天,加上後來進門的琺,問我們這幾天有去哪裡玩,我們兩個廢人相視一尷:
「呃…你知道昨天下雨嘛…」、
「其實我們也才剛來…」、
「確實是沒有去哪玩啦…」
 
找了一堆借口,根本就是在浪費人生。必須要遇到一個正在旅行時間可貴的人才知道自己有多廢。
 
一直到他問我們今天晚上有什麼計劃,我才終於可以充滿自信地說:「我要去看燈會,因為,你知道,再過一天就要結束了!」講得好像自己很懂燈會做了很多功課一樣。
 
這時他開口說了一句很關鍵的話:「你介意我跟你一起去嗎?」
 
「呃,可以啊。」完了完了,這下子我今天晚上一定要出門了,而且我還不知道具體來說燈會到底在哪。
 
等他一離開我就問琺:「呃,這個意思是不是我要負責找路啊?燈會是不是就是一直走走到沒有燈就是看完了啊?」
 
事實上,燈會的地點根本距離我待的hostel不到十步,過個馬路就展開了,到底是有多難?!可以振作一點嗎?

Chapter 1 元宵燈會

A02.jpg

 

所以我們就來到這個讓日本人驚奇不已的假唐人街。
 
「哇,好像不在日本喔!」
 
嗯,我也覺得不像在日本,比較像在15年前的中正紀念堂
 
不過畢竟是從日本人腦袋裡想出來的中國燈會,雖然每一尊都好像哪裡怪怪的,但也代表不會受到傳統的束服,所以除了牛龍虎雞金童玉女福祿壽關雲長這些中國傳統上會出現的生物,海豚海獅抹香鯨這些東西竟然也被拿來做成花燈了。

A03.jpg

燈會的另一個重點就是每隔一個小時主舞台會有不同的節目登場。這一點是羅賓拿著節目表回來我才知道。
 
我們抵達時舞獅已經開始了,但人實在太多什麼小都看不到,我提議我們先走去唐人街找林林說的詭異的廟。
 
這個所謂的唐人街,實際上現在已經完全沒有唐人住在裡面,只是在江戶時代規定華人移工的限制停留地而已。
 
不過因為燈會期間,這段蕭條的石板路上被掛上了黃澄色的燈籠,走在我們身後的日本婦女驚喜地說:「哇,這裡好像台灣的九份喔!」
 
所以我是來這裡看九份的嗎?!

A04.jpg

詭異的廟一共有4座。
 
從各個方面都和我所認知的廟有很大的落差,不曉得是因為當年來到日本的唐人可能不像其他海外唐人街的一樣全數來自閩粵兩省所以風格迴異,還是因為這些廟都是在這裡的中國人消失幾百年後才重建的。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負責規劃動線的人完全不知道唐人的廟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所以這裡的廟和神社一樣是不准進入的,只能在門口投錢朝拜。
 
當然我個人是完全不打算拜,因為可以猜測廟方大概連「開光」是什麼意思都不知道。
 
羅賓大神問我台灣的信仰是什麼。
 
大神的絕招就是很會問問題,而且一旦問了就會非常認真地聽取你的答案,還會在當中找到追問的癥結點,所以每個問題我都不能怠慢,必須要花很長的時間用心回答。
 
我大致上解釋了我們一直稱它為「道教」,但事實上跟真正講五形陰陽八卦太極的道教沒啥關聯,正確的名稱就是「台灣民間信仰」,也就是中國南方來的多神信仰,道教的神也拜、佛教的神也拜,不是神的也拜,吃水果也要拜樹頭。
 
「多神信仰和日本神道教有點像,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神。」
 
「那有最主要的神嗎?」
 
「以台灣來說,媽祖算是滿主要的神啦。」
 
「媽祖是在拜什麼?」
 
「就是管大海航行的女神。基本背景就是原本是漁村裡的少女,因為她爸和她哥在海上遇到暴風雨,她為了救他們縱身跳海,玉皇大帝看到她為了救人不惜犧牲自己,決定提拔她當管海洋的女神。啊,不過現在她不只處理海上事務了,什麼都管,生孩子娶老婆什麼事情都可以拜她。」
 
「所以最後她有成功救回她爸跟她哥嗎?」
 
「呃……這我就不太清楚了。可能沒有吧。」
 
「故事的結局沒有交待這個嗎?!」
 
「呃……好像沒有……」
 
「所以沒人知道他們後來怎麼了?」
 
「⋯⋯怎樣?我們就是不在乎她爸跟她哥的死活這樣可以嗎?!」
 
被德國的人道主義者問得我腦羞成怒,不過確實這不就是海難救助的重點嗎⋯⋯

A05.jpg

觀音堂的質地像是紙扎的一樣,只能說相當地精巧可愛。
 
「那妳有最喜歡哪一個神嗎?」
 
這個問題我還真沒有想過,又不是看足球賽最喜歡哪個球員,誰會在心裡面排行最愛的神明啊?
 
「嗯……有一個神我覺得很有趣,就是廚房之神,灶神。」
 
「哈哈哈哈,所以他可以保庇你煮東西都很好吃嗎?」
 
「其實他的主要職務是躲在廚房偷聽婦女們說的祕密,然後跟玉皇大帝打小報告,所以我們會用一些甜食賄賂灶神。」
 
「哈哈哈哈,那為什麼沒有躲在客廳偷聽男人講話的客廳之神?」
 
「哈哈哈哈,大概是因為男人在客廳講的話都是畫唬爛的。
 
「哈哈哈哈,這倒是真的。」
 
「啊,還有城隍爺我也覺得很酷,他是管陰間司法的神,就是決定你在人間犯的過錯會不會導致你下地獄之類的。」
 
「這個是由管地獄的那個人決定的啊?!完全跟基督教相反啊!」
 
「哈哈哈哈,對,他可能會看一下名單然後說:抱歉這裡沒有你的位子。」
 
「噢!我不能參加這個派對嗎?」
 
 
 
「不過我喜歡的原因是城隍廟內通常有一副非常淺白的對聯,像是台南城隍廟寫的(作事奸邪盡汝燒香無益,居心正直見我不拜何妨)意思大致上是如果你幹盡一切壞事,不必拜我,因為我也幫不了你;如果你做的全是好事,不必拜我,因為你不需要我。」
 
「這個真的太酷了,就是叫大家不要拜他就對了?!」
 
「對!這一點也和基督教完全相反,哈哈哈,這就是我喜歡台灣民間信仰的地方,因為不拜也不會被懲罰,是自由的信仰。」
 
這應該是我人生第一次把城隍廟對聯翻譯成英文。

A06.jpg
 

回到了表演區正中間,雖然我還是不太能接受這些神明和神獸長得太不端正了,但是身處其中不得不覺得有種懷念的感覺。
 
就像小時候看燈會一樣。
 
 
呃,不過為什麼我要來日本看15年前的中正紀念堂燈會,你知道我們現在都是用投影科技了嗎?
 
即使如此長崎燈會還是吸引了一堆日本人和歐洲觀光客,旅舍裡的一個英國大叔竟然可以為了燈會和假唐人街裡賣的小姆指大的刈包待上半個月,每天都說這裡真是太棒了。還和一個荷蘭人爭辯煎餃和蒸餃究竟哪個是中國的,哪個是日本的。
 
 
不好意思,它們都是中國的(推眼鏡)。
 
而且你還可以在台灣用1/4的價格買到四倍大的刈包,以及每一年都可以看各個縣市的元宵燈節,兩者都是由17世紀開始就一直待在台灣、沒有因為改朝換代而被趕走的華人傳承下來的。
 
只能說長崎燈會和角煮(かくに,包在刈包裡的東坡肉)真是對內對外都相當成功的行銷案。

A07.jpg

這一場的表演團體在節目單上的名字是:「琉球王國」。羅賓大神問我這是什麼東東,我歪了頭想了很久,因為這個名字我超級熟。
 
台灣本人就曾經被稱為「琉球」過,到現在屏東旁邊還有個小「琉球」,總覺得是一個和我們息息相關的地方。
 
等到充滿海洋風的音樂響起,抱著大旗和鼓的舞者出場,我才猛然會意過來:「沖繩!琉球王國就是被日本入侵前的沖繩!」也是當年引發牡丹社事件的琉球。
 
既然用了這個已經滅絕的國號當團名,目的大概就是要喚醒在日治前琉球的歷史和文化吧?
 
 
「欸?!等一下,這首歌……」
 
第二個曲目讓我笑到歪腰,究竟為什麼要選「男兒當自強」?!
 
雖然長崎燈會一整個企圖要營造這裡是China Town的形象,連主持人都穿著清朝公主的服飾,播個黃飛鴻的主題曲也只是剛好而已。
第三首歌開始感覺就好多了,舞者們帶著自信笑容的臉上綻放著光彩,充滿朝氣地跟著鼓聲和節奏大喊,連我也忍不住跟著帶著笑意。
 
這場表演竟然看到我們忘了要說話。
 
過了半天羅賓大神才開口:
「如果可以當其中一個舞者,妳覺得怎樣?」
 
「我不知道,但我好想跟他們一起跳喔!!!!」
 
「是不是!!!」我們兩個的眼睛都對著雨中的舞台發射出金光。
 

雖然聽不懂這歌在唱什麼,這鼓在打哪一拍,但成功地讓兩個文化盲在台下看得熱血沸騰。青年男女們朝氣蓬勃地在台上一邊打鼓一邊快速迴旋還在每個節點發出「嘿!、「呵!」「哈!」的大喊,總覺得可以這樣一群人節奏一致地又跳又吼流出一身汗實在很過癮。
 

看完表演因為一路上一直喝的羅賓大神還沒買醉成功,而且我才剛開始講到台獨和228事件和省籍情結,這一段要講很久,所以我們繼續走到稍微遠一點的 #眼鏡橋 看另外一段燈節佈置。
 
這裡的大型作品倒是很有質感,比唐人街的主要會場更讓人想拍照。這個作品的對面是「老鼠娶新娘」的故事,他又問我這是什麼東東。
 
A10.jpg
「啊?這是中國傳統故事嗎?」走近一看發現還真的是我聽過的故事,就是美麗的老鼠妹紙她爸覺得全天下的老鼠都嫩B配不上自己女兒,一心一意要把她嫁給世界上最威的東西
 
某天醒來看到太陽覺得太陽公公又大又熱又威猛,必須把妹紙嫁給他。
 
殊不知一片烏雲過來擋住太陽,可見太陽還是比烏雲嫩,那只好把妹紙嫁給烏雲。

 
殊不知一陣風把烏雲吹開,可見烏雲還是比風嫩,那只好把妹紙嫁給風。
 
殊不知一堵牆把風擋住,可見風還是比牆嫩,那只好把妹紙嫁給牆。
 
殊不知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可見牆還是比老鼠嫩,從此頓悟老鼠真是短小精幹好棒棒,還是把妹紙嫁給老鼠不要毀了她一生的幸福。
 
講完整個故事羅賓大神忍不住說:「我還是搞不懂中國故事的邏輯在哪裡。」我個人是覺得林默娘比較好懂啊。
 
 
然後大神霹靂叭啦地講了一個非常長的希臘故事:
 
有一個才華洋溢的吟唱詩人的老婆因為某個原因突然掛了,傷心欲決的他決定前往地獄跟陰間老闆要回他活生生的老婆
 
一路上披荊斬棘,賄賂冥河的船翁載他抵達地獄之門,在那裡遇到三頭犬。
 
「啊,哈利波特裡面那個。」
 
「呃,對,但是是這個先有的!!」
 
三頭犬看起來很兇好像很難打敗,不過後來吟唱詩人一彈琴唱歌牠們就乖乖的了。
 
「連這個也跟哈利波特一模一樣。」
 
「是哈利波特學他的!!」
 
反正好不容易到了地獄,他的一片真心誠意還真的打動了冥王,所以答應他會還給他活生生的妻子,但是他必須要從這裡離開,一路走回家不可以回頭,只要能做到,他的妻子就會回來。
 
不過冥王這個人向來是說話不算話的,然而他別無他法只能半信半疑地朝家裡出發。
 
於是他一路往前走,但是每跨出一步都依稀聽到後面傳來妻子叫喚他的聲音。
 
愈走愈遠,這個聲音就愈來愈清楚,彷彿妻子就在他身後。
 
終於在他到家前的一刻,他聽到妻子在他身後清清楚楚地叫著他的名字,只要他轉過頭來,就可以見到她了。
 
於是他回頭了,見到他的妻子站在他身後,卻只維持了一秒,他的妻子的身影開始慢慢消失,最後灰飛煙滅。
 
「蛤?!這個結局也太sad了吧?!」
 
「欸,故事還沒有完喔。」
 
受到嚴重精神打擊的吟唱詩人從此成為一具行屍走肉,他一邊走一邊不斷地吟唱著悲涼哀悽的樂曲,終日活在悔恨之中
 
有一天,森林裡的三個仙女或精靈之類的不明生物聽到他的歌聲,被他深深地吸引了。三個仙女希望他可以為她們吟唱,但是他卻只願意繼續唱思念妻子的悲傷樂曲,讓她們非常忌妒,於是就把他殺了。
 
「什麼?」
 
「她們就把他殺了。」
 
「⋯⋯什麼跟什麼啊?!人家懷念老婆干她們屁事啊?為什麼深愛老婆的人要被懲罰?我才不懂你們西方故事的邏輯勒!」
 
「這個故事的意思是要我們把握當下的快樂,不要活在過去的悲傷裡。」
 
「意思是提醒世人一分手就要盡快忘記前女友嗎?」
 
「哈哈哈,應該說,他對老婆的思念就是象徵著對於快樂的渴望,但是一直陷在懷念過去的快樂只會愈來愈悲哀,而忽視眼前的快樂,最後獲得悲慘的結局。所以才叫他一直往前走,只要回到家裡展開新的人生,快樂就會回來。」
 
大神的開示似懂非懂地大概懂了。
 
但有必要動不動就殺人嗎?好激烈啊!
 
A11.jpg

眼鏡橋下有一段橫跨水面的豆腐岩,但是沒有人在上面走。
 
「我們走去上面!」
 
「不要。」
 
「妳也拒絕得太快了吧。」
 
於是羅賓大神要求我幫他拍一張有意境的專輯封面照,但是在旁邊伺機而動的觀光客們一看到有人走上去就全部都想上去了,跳房子小孩率先入鏡。最後還形成了一條排隊拍照人龍。

 

「妳覺得我們找得到那個愛心形的石頭嗎?」
 
「無所謂啦,我懶得找。」
我就是一個無觀光熱忱的廢人。
 
「我找到了。」

A12.jpg
靠怎麼這麼容易找到啊?!
 
果然是無時無刻都很積極的羅賓大神,完全信奉著那個希臘神話在過活啊?
 
#肥短胖的手指是羅賓大神無誤

 

A13-1.jpg
羅賓大神說:「晚上看還真是滿酷的,我白天經過的時候看起來覺得很塑膠。」
 
你不知道花燈這種東西就像夜店裡的正妹一樣是不能見光的嗎?
 
白天看起來慘兮兮也就算了,日產巨型烏鴉還騎在它頭上吃馬毛……。

 


隔天早上,大神又問我:你今天有什麼計劃?
 
為了不顯示我很廢,只好隨口說了:我要去看 #原爆資料館
 
於是大神又說了那句箴言:「你介意我跟你一起去嗎?」
 
這下我又不得不去了,我開始覺得大神是祖先們派來監督我在日本有沒有把握當下認真過活的差使。
 
後來大神熱情地邀約琺和林一起同行,雖然她們一副懶洋洋的樣子,但還是欣然接受了,這個也成為我們首次一同出門的開端。
 
仔細想想,還真的該感謝羅賓大神,否則這三個孤癖的廢人雖然覺得彼此很好相處,但是誰也不會主動約誰去任何行程的。
 
後來林跟我說,我們常常覺得如果不熟就亂約人對方不想去可能會造成別人的困擾,但事實上就算真的不去,心裡面也還是會很高興別人有約自已。所以擔心的這件事情根本是不存在的,這就是我們矛盾的地方,也是羅賓大神後來被我們奉為「毫無包袱的社交勇氣之神」的主因。


Chapter 2 原爆資料館

A13.jpg

長崎原爆資料館,顧名思義就是收集了所有原子彈投下前後相關記錄的博物館。
 
像這樣的資料館,這個世界上只有兩座,第一座在廣島,第二座就在長崎,想當然爾。
 
「所有相關記錄」包含了原子彈的研發和能量原理、投下前美國軍方的策劃、通訊記錄、投下當時在長崎市區造成的損壞物殘骸以及爆炸前後的資料照片比對、投下之後死者最後一刻面臨的狀況、生還者留下來的口述、筆述、影像記錄以及造成的各種急性和慢性疾病。
 
這當中,包含了在使用原子彈前科學家共同投書勸告美國政府停止這項攻擊計劃。
 
也包含當時在廣島長崎一帶發現來自美軍的空投文宣,上面寫著原子彈的威脅,要求日本人民理解後盡速投降,但同時在描述中也寫著:根據當時的證據顯示,這些文宣是在原子彈爆炸後才投下的。
 
資料館裡的呈現比我原先預計的各種原爆被害者遭遇的生離死別和病痛多太多。
 
我在這裡才知道,關於原爆的爭辯是多方面的。
 
研發者(包括關鍵的愛因思坦本人)是否也要為這項武器的誕生負責?
 
美國政府在投下原子彈前究竟有沒有對日方做出充足的警告
 
日本在太平洋戰爭出現敗象後是不是已經打算要投降了?當時究竟是因為有必要使用原子彈才能終結戰爭,還是為了奠定日後冷戰時的美國勢力而張顯國力的手段?

A14.jpg

最後一個展廳,裡面這顆地球儀用立體的原子彈蘑菇雲來表示目前全世界各國的核能武器試爆能量。
 
大肆勃起的當然是首屈一指的美國,其次為俄羅斯,但是令人訝異的還有法國、中國與印度這些聽起來比北韓更可怕的持有者。
 

A15.jpg
羅賓大神後來問我:「你覺得美國應該為原子彈事件道歉嗎?」
 
而我竟然回答不出來。
 
站在人道的角度,其實應該要立即指責美國草率地使用高毀滅性武器無差別大規模屠殺平民的做法。
 
這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是什麼樣的藉口讓我退縮了?
 
認真回想起來,我對於廣島長崎的原爆事件唯一的印象只有歷史課本裡的這句話:
 
「1945年8月6日8點15分,美軍自高空中瞄準廣島市區,投下了人類史上第一顆原子彈,三日後,在長崎投下第二顆原子彈,日本因此在15日宣布投降,象徵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
 
看似相當客觀平舖直述的兩行字,告訴我們「日本是因為美國投下2顆原子彈才投降的」,因而透露了兩個訊息:
 
1. 美國才是二次大戰的真正戰勝國
2. 台灣是因為這2顆原子彈才終結日本統治,中國也得以展開(後來不知是福是禍的)新頁。
 
某種程度上,這句話讓我們對美國投下原子彈這件事情的評價,幾乎帶著難以置信的感激和英雄式的崇拜。
 
然而,如果我們親眼見到、親耳聽到所發生的一切,至少站在一個沒這麼冷血的角度,就不會接受這個美國觀點與國民政府觀點的歷史。
 
「當年歐巴馬造訪日本的時候,歐洲輿論都在猜測他會不會為原爆事件向日本道歉,但最後他沒有。」
 
羅賓說,當歐巴馬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時候,整個歐洲的媒體一片嘩然,認為他根本不配得到這個獎。後來也證實了,在歷史上難得一次有機會向日本道歉的這個時刻,他選擇忽略。
 
「但是,道歉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呢?」我說。
 
畢竟道歉之後,完全不代表他會做出任何承諾,美國持有核武的態度和強國間持續進行的武器競賽根本不會改變。
 
「當然他不是代表他個人,而是一個左派的美國總統,這個道歉本身具有歷史上的意義。」
 
李登輝為了二二八事件向受難者道歉時,當然也不是站在他個人的角度(畢竟他可是受日本教育的本省人)而是代表國民政府道歉,在慘白的諷刺之餘,這確實也是幾十年來首見的機會。
 
在那之後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紀念館、紀念碑、紀念公園逐一成立,二二八成為全體人民的必修課,縱然公開的真相和轉型正義似乎永遠在一片迷霧之中。
 
那麼,蔡英文向原住民道歉以後呢?
 
到底什麼樣的道歉才是「有意義」的呢?

A16.jpg

 

整個原爆資料館、原爆紀念館,以及它們所在的和平公園內,四處可見堆滿的千紙鶴,來自全日本各地的人民、團體、中小學等等。
 
這是為原爆的犧牲者、為生還者、為他們的家屬,也為日後世上再也不要發生同樣的悲劇而祈福。
 
 
在展廳內的另一個角落,有一台查詢歷史事情相關影音的多媒體機器,我從當中查詢中國戰場,看到了「南京事件」。
 
對於事件的描述,包含了佔領南京之後日軍造成的傷亡,客觀來說,日本否認南京大屠殺這件事大概並不是真的,只不過,在具體的犯行、用字以及死傷數量上或許永遠和中國歷史兜不攏。 
 

某種程度上,回答不出美國該不該為原爆道歉的我,大概是出自一個幼稚的「他先動手的他才要道歉」心態。畢竟到目前為止,日本從未基於慰安婦向中、台、韓任何一個國家道歉。也因此,日本人民所祈求的和平,讓仍然為此斤斤計較的我五味雜陳。但我知道,以牙還牙的心眼並不構成美國使用核武的絕對正當性。

 

A17.jpg

在展場裡面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生還者描述,也被用來刻在和平公園正中央的噴泉入口,看來它也是長崎原爆記憶中最刺入人心的一段。
 
在強烈的衝擊波之後,隨之而來的是遍地劇烈的焚燒,人們曝露在外的雙手、頭、頸、雙腳全都嚴重灼傷,尤其正在戶外工作中的人,體內的水份在短短幾秒內立即被抽乾。
 
當時滿地橫倒或爬行的人們,只要沒有立即死去,全都在哀嚎著:「水を、水を!」
 
給我水,
 
給我水。
 
這就是無論廣島和長崎,和平公園正中央一定會建立一座噴泉池的原因。
 
希望在最後一刻於乾渴中死去的亡靈們,可以獲得減輕他們痛苦的東西。
 
 
在少女的日記中,寫的這段話是:
 
「喉嚨乾得受不了,
水面上浮著一層像是油的東西,
但是無論如何都太想要喝水了,
最後就這樣連著水面浮著的油喝了。」

A18.jpg

6年前,在猶太人權紀念館時,我哭了。
 
當然這沒什麼好驚訝的,因為要我哭實在沒什麼挑戰性。
 
不過我以為原爆資料館裡看到的慘況也應該要讓我哭的,我卻從頭到尾冷血無感。
 
直到走到這個碑前,看到一整排來自日本各地的礦泉水。
 
 
我把水壺打開,倒了一些之前裝的熊本人引以為傲的水龍頭就有的甘泉進去藍色的水桶裡,也倒了一些到我自己的喉嚨裡。
 
 
 
然後它們就從我眼睛裡跑出來了。

 

 

A19.jpg

和平公園的彼端,就是長崎島原出生的雕刻家 #北村西望 的作品。
 
日本對於藝術和人物也很有地產地銷的概念啊,這一類型的雕塑幾乎都會邀請當地出生的藝術家來操刀。

遠方的情侶正在進行與和平巨人同樣動作的定時自拍,覺得可以抓到這個可愛的moment真是lucky(?)

 

和平雕像本人現場比照片中看起來大很多,氣勢磅礡,所以我也想把它拍大一點,但怎麼拍怎麼弱。
 
羅賓大神看到我愈蹲愈低也跟著想挑戰把它拍大。
 
所以又讓我拍到這張德國人在和平之像前跪拜懺悔的一刻,真是lucky(?)

A20.jpg

 

不過後來我跟他說,我發現重點好像不是蹲低,而是要有比例尺在旁邊,於是他就命令我和琺站著當比例尺。
 
(看我的!!無〜敵〜比例尺!!!)
 

A21.jpg

琺當時不知為何是這個姿勢,將計就計就這樣吧。

 

然後我說應該要學那對情侶跟和平巨人比一樣一動作。

所以我們和鴿子同時轉過去看巨人比什麼動作。

A22.jpg

手臂的角度堪稱完美,不愧是四肢發達二人組。
 
其實放我們這兩個170公分以上的大隻女當比例尺,和平巨人看起來又更小了。
 

A23.jpg

至於林這麼好用為什麼沒有拿林來用呢?
 
呃,因為林看展看到一半發現她的手機不見了,非常冷靜地回到hostel打電話給電車公司,被告知手機掉在電車上一路被載到總站請來總站領取。
 
「竟然沒有人拿走啊?!」
 
「みきさん說,日本人是絕對不會拿走的。」
 
 
羅賓大神也說有一次他把錢包放在柏青哥店的廁所裡,回頭去找的時候跟掃廁所的大哥一問,對方很冷靜地說:「請稍等一下」就從倉庫拿出來給他了。
 
 
連進出柏青哥店的人都不偷東西,真是一個讓人討厭不起來的國家啊可惡。


羅賓大神另一個讓人稱道的事跡就是他一落地就到處打聽一個長崎傳統小吃: #具雑煮(ぐぞうに)。
 
問了整個旅舍的長崎人要去哪裡才能吃,大家都說:「沒有店在賣這個吧。」
 
「咦?可是我google長崎食物就出現這個耶!」
 
「這是只有過年時大家自己在家裡煮來吃的。」
 
「好吧,那我只好自己買材料來煮了,請問你知道怎麼做嗎?」
 
「欸?!我不會啦!」所有日本人聞之色變,逃之夭夭,但是這仍然打不敗羅賓大神一定要吃到具雑煮的決心。
 
所以林幫他查了嫁到日本的台灣部落客的影音食譜,讓他照著做。
 
在看完原爆館走回來的慢長旅途中,我們就到摩天輪mall二樓的超市買齊了所有的材料。包括讓大神很疑惑到底什麼東東該去哪找的魚板,蒲鉾(かまぼこ)。

A24.jpg

後來みきさん經過聽到他在看影片做具雑煮,問說:「咦?!為什麼是中國話?!」忍不住接手幫他查了日文版的道地食譜。這就是日本人和德國人很像的地方,對於正確知識的追求具備相當的堅持。
 
#具雑煮 #食譜
當然我們這些比較隨便的民族是看不出來有什麼差別啦:https://m.youtube.com/watch?v=UidTNCqr-lw

A25.jpg

同樣是持打工度假簽證的羅賓大神,之前已經在北海道工作好幾個月,那段期間一直和日本人一起煮飯。
 

對於日本高湯 #出汁(だし)的做法已經是得心應手,前一個晚上就已經先去附近的超市買乾香菇回來泡在水裏冰起來。其他方式還可以使用昆布或鰹魚。

 
「好羨慕啊!我也好想跟日本人一起煮飯啊!」
 
當時這樣許願的自己,後來發現比中餐廚師還隨便一百倍的我本人不管是跟嚴謹的德國人還是日本人一起煮飯壓力都超大的。果然是有堅持才有品質。

A26.jpg


 
整體的湯頭非常及格,連一開始一直懷疑大神「幹嘛自己煮,自己煮完也不見得是日本傳統的口味不是嗎?」的鐵齒我本人都被收服了。
 
搭配烤得澎澎的麻糬,吃起來有種鹹湯圓的感覺。
 
順帶一提,想吃具雑煮的朋友們,其實不用自己煮,不用等日本人過年去他家煮,也不用祈禱羅賓大神降臨在你住的旅舍幫你煮,只要去一趟我摯愛的小鎮: #島原,大街小巷每間餐廳一年到頭都有供應具雑煮。
 

其實島原才是長崎縣內真正以 #具雑煮 聞名的地方。
 
不過,即使我這樣跟羅賓大神說了,他還是覺得無所謂可以自己煮,我也才有幸分一杯羹。

A27.jpg

晚上羅賓大神拿出了一個相當厲害的東西:
北海道知名的ROYCE生巧克力。
 
「我一路從北海道帶過來,每到一間hostel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它放進冰箱裡。」如此珍貴的東西竟然願意拿出來餵食我們這些廢人,羅賓大神的慷慨又在日後傳為一時的佳話。
 
A28.jpg
最後一個晚上,他和林吵著說要一起玩牌,準備充分的林還真的帶了一副牌在身上。
 
「好吧,就來玩撲克牌吧!」
 
「撲克牌?」羅賓一臉疑惑,原來撲克牌(pokers)本身是一個紙牌遊戲的名字,真正的名稱就是牌(Playing Cards)。差別在於系統不同的英國牌(British Deck)和法國牌(French Deck),只有台灣和中國才叫它「撲克牌」。
 
台灣代表先教兩位歐洲人玩了經典遊戲「心臟病」,德國代表則是教我們玩了一個叫做「王八蛋」(Asshole)的遊戲,基本規則疑似大老二,不過每一局最輸的人要讓最贏的人選兩張牌,倒數第二輸的要讓第二贏的選一張牌。
 
「這樣好牌都在贏家手上,輸的人永遠翻不了身啊!真是個資本主義遊戲!」一直當王八蛋的我抱怨。
 
「阿不然我們來玩共產主義遊戲,有牌大家分就好了啊!」德國代表立刻回嘴。
 
不過後來王八蛋我一翻身就不再抱怨了,資本主義也是滿公平的嘛(喂)
 
最後我們全都著迷於法羅群島代表,琺小姐教我們的類似傷心小站的遊戲「Gissa」,也就是「Guess」的意思。
 
我一邊玩一邊讚嘆:「天哪這個遊戲好多層次啊!這個學問太深了!」
 
因為太經典了我們竟然玩到凌晨一點,所以決定把它的規則記錄下來,有朝一日可以將這個結合了心理學、戰略和數學的優質卡牌遊戲散播到亞洲地區:
 
1. 平均分配紙牌給4個以上的玩家,第一回合每人5張,第二回合每個人6張,直到每個人拿10張牌,再反過來回到每個人5張牌。所以一玩就必須玩完10個回合,就像麻將一樣坐下來就要打16圈才能站起來。
2. 每一回合開始前,會進行一個數隻的動作,每個人都要猜這一回合自己可以贏幾次,每贏一次可以獲得1分,但是猜對自己贏的次數的人可以再加10分,猜錯的人差一次扣5分
3. 基本規則是花色上黑桃最大,檯面上出現的第一個其他花色則是第二大。數字上Ace最大,2最小。
4. 關鍵規則:非黑桃的第一個花色出現後,接下來的人只要手上有這個花色就要先出掉,不可以出其他花色。
5. 一輪4個人出完之後,開始比大小。以花色優先,同花色則要比數字大。最大的人可以拿走檯面上的4張牌,放在自己面前,表示已經贏了一次。下一順位可以首先出牌。
 
規則看起來不難,但難就難在猜測自己的勝算時,必須考量手上的牌、評估別人手上可能有的牌,以及這一回合大家總共會出的牌。
 
而且看到大家伸出幾根手指後,又會徹底改變自己原先的勝算,所以先要掌握外在條件保守估計之外,後要即時調整心態、隨機應變、奮力一摶。
 
順代一提,因為玩了這個遊戲,我們發現台灣比數字的指法是目前國際上最聰明的系統之一,只需要單手就可以從1比到9,這一點在日本和歐洲國家都是不存在的。
 

Chapter 3 金比羅山
 
隔天是羅賓大神停留在長崎的最後一天,剛好是我本人的休假。
 
廢人我的第一個休假決定要好好振作去爬個山,雖然因為懶得搭巴士所以選了一個長崎盆地上的小小山:金比羅山。
 
羅賓大神照例自然而然地問了句:「你介意我跟你一起去嗎?」
 
同樣名字的山在日本大概有8000座吧,因為幾乎每個小鎮都會選擇市區內的第一或第二高山(基本上也只有海拔200-300m)蓋一座「金比羅神社」,這個神社的所在地就被稱為「金比羅山」。
 
在市區爬山的必經之路就是各種風水寶地墓仔坡,但走著走著眼前熊熊出現一座巨大的觀音像。
 
A29.jpg
這真是一點也不日本,確定這不是在雲林嗎?!

 

 

A30.jpg

 

觀音站在烏龜形狀的屋頂上,座北朝南垂目凝視長崎市區。
 
旁邊還有三位童子,難道是傳說中的童子拜觀音?!

A31.jpg

 

從這個角度才看到出來這個觀音像的尺寸,至少有六層樓高

 

穿過墓仔坡之後是一連串的山坡住宅區,還好我跟一個白人走在一起,看起來才不像是來偷東西的。
 
最後終於抵達登山口的鳥居。

A32.jpg

 

穿越鳥居之後就是立即的森林,這個金比羅山的氛圍大大地超出我的預料之外。
 
我到這裡才聽到大神說他的主修是商業心理學,難怪大神雖然會認真聽你回答,想要深入完整地了解一個人內心的想法,卻從來不給予任何批評,就像心理治療師一樣。

A33.jpg

 

爬到山腰處先是經過一個世外桃源般的神社群。

A34.jpg

接著穿越一片山坡上的草原。
 

A35.jpg

還沒寫完畢業論文的羅賓大神在這裡又拋出一個問題:「妳是怎麼決定妳的第一份工作的?」
 
所以我跟他說了當年輕易決定我人生的「樂透問題法
的故事(<<當年的全文請點連結就不贅述了),害我講得上氣不接下氣,就說了他問的每個問題都要花很長的時間回答,連爬個山也不放過我。
 
「其實就是你昨天問我們的問題:『如果突然變得超級有錢,你會做什麼』,我不是說我會買一座山嗎?因為當年我也問了自己類似的問題。我那個時候寫了兩個答案,一個是買一座山,一個是開一間博物館……」
 

 
「為什麼要買一座山?純粹因為喜歡爬山嗎?」
 
「不是,因為台灣的山坡地破壞問題很嚴重,一下雨就有土石流,土石流在台灣是動不動就會死一整村的人的程度。所以我想買一座山,最好是被開發得最慘、最具生命威脅力的一座,還要做地質調查、把適合的原生樹種復育起來,可以的話,用生態工法經營成一座茂密的森林公園或樹葬園,讓人們可以輕易地走進去。」其實就是環境信托基金的概念,不過老娘有錢,老娘的口袋就是基金。

 

抵達山頂的最後一個鳥居,有一個非常適合吃飯糰的觀景台
 

A37.jpg
從金比羅山的山頂眺望,可以看到北側的市區,以及遠方海灣中的長崎港。

A36.jpg

羅賓大神問我,被日本殖民過的台灣人,現在身在日本究竟是什麼樣的感覺?
 
我說,台灣人對日本的感覺是很兩極的。
 
經歷過日本統治的早期移民們,同時有拒當二等公民的抵抗也有受過日本教育後殘留下來的「殖民母國情結」,而另一方面台灣又有打過八年抗戰、對日本深惡痛絕的晚期中國移民。
 
「我國中時的歷史老師就非常痛恨日本,」我舉例說,「不過她抱持的原因是,在二戰之後,納粹政權徹底瓦解,但是日本當年侵略中國的皇民思想和天皇體治仍然屹立不搖。」
 
「這倒不算完全正確,納粹餘黨一直都在。而且德國現在面臨大量的難民壓力,有些人不滿政府完全接收難民的開放態度,所以現在,納粹思想有再度復活的跡象。」
 
「我猜真正的差別應該是在於德國在二戰後歷經過徹底的審判,而日本當年的主政者卻完全不用負任何責任,連教科書也支字未提。」我又舉了「靖國神社」當例子,裡面的戰犯面至今仍然被日本政府視為國民英雄。
 
「確實是,身為一個德國人,我們從小到大都被教導必須要為這一段過去深刻反省,在學校裡有一整個學期的課程只談二次大戰。甚至可以說,當我們在其他國家的人面前說自己是德國人的時候,還會覺得有點歉疚。
 
我不曉得日本的教科書會怎麼描述這整件事,不過我這次來長崎沒機會去軍艦島,也不覺得真的錯過什麼,因為我聽說,那裡的導覽內容完全否認當年有強制奴役韓國人這件事。
 
琺小姐後來真的花了4000日圓去了一趟軍艦島。
 
整個英文導覽內容只有提到韓國礦工一次,那就是有人問他們在軍鑑島上的生活怎樣,他們回答:「we had a good time there. 」聽得琺小姐和旁邊的香港人同時大翻白眼。

 

A38.jpg

下山時走了西邊的另一條路,完全是一個被埋沒的風格。

A39.jpg

掛在農園旁的烏鴉耶酥,用來警告其他烏鴉靠近這裡的下場就是被吊死。
 
「日本人把這個東西產品化真的很值得敬佩耶!至少買了這個就不用真的殺鳥了。因為在台灣我們是吊血淋淋的死鳥。
 
「德國也是。」

A40.jpg

陪羅賓大神走去搭巴士的時候,他堅持要抓緊最後15分鐘先去美食街吃個印度湯咖哩。
 
這完全不是長崎特產什麼的,但還真的滿好吃的,牛肉的部份鮮嫩帶勁,湯頭和蔬菜配料也非常下飯。
 
終於到了要道別的時刻,以往來說,不擅常道別的我通常會想盡辦法逃避這一刻。
 
裝忙啦,裝冷漠啦,裝孤癖啦,裝忘記啦,裝熱絡地聊一堆不相干的事情啦。
 
尤其每一次聽到「I will miss you」,我都沒有辦法自然而然地回答「I will miss you, too」。
 
不過這次突然變得很簡單,在離別擁抱時大聲地說了「I will miss you」,不曉得是自己終於長大了,還是大神的坦率給了我力量。

 

然後就在羅賓大神離開後的一個禮拜,staff們在清冰箱的時候,猜猜看我們發現什麼?

A41.jpg

大神雖然離開我們了,但他的愛永遠都在呢!


 

Chapter 4 Casa Blanca Guesthouse

B02.jpg

現在到底是什麼情形呢?
 
基本上這是琺小姐的idea:我們自己來做餃子(ギョウザ)吧!
 
其實長崎一帶就是以可以吃到各種中國食物而聞名日本,所以餃子什麼的算是名物之一。
 
不過,好巧不巧這兩位少女都吃素。
 
在日本是沒有素餃子這種東西的,不但沒有,連平常要找到一間素食餐廳或是在普通餐廳找到一道沒有肉的料理都很困難。
 
在遇到她們之前我還真沒有意識到日本原來是一個肉食主義的國家。
 
「妳想要吃煎餃還是蒸餃?」我從手機畫面中抬頭問琺。
 
「煎餃!」
 
「我覺得我們連餃子皮都可以自己做。」
 
好里佳在本人我曾經在林口社區大學上過一學期的米麵食烹飪課,對於燙麵麵團還算有點基本知識,現在終於派上用場了(撥頭髮),當然基本上還是要參考一下 #卡羅自在生活 啦!

B03.jpg

打掃完的時間是下午一點。
 
「我覺得我們要先吃午飯,然後再開始做餃子當晚餐。」
 
「要做那麼久嗎?」
 
「可能要喔。」
 
一開始揉麵團後要靜置1個小時,緊接著花了2個小時把所有的高麗菜和胡蘿蔔切到細碎、撒鹽巴脫水。有才林則負責磨薑末和處理豆腐。接著全員坐下來一起包2個小時的餃子,最後再花1個小時才全部煎完,總共是6小時的餃子馬拉松。
 
「我們基本上就是一座餃子工廠。」生產線上的三個女工埋頭苦幹著。

B04.jpg

跟林一起搜尋素餃子該放什麼東西後,決定就是高麗菜、胡蘿蔔,日本有一大堆所以沒問題,還有口味上必備的薑,以及取代餃肉增加口感的豆干。
 
「日本有賣豆干嗎?」
 
「好像從來沒看過。」
 
怎麼搞得不是取材中華文化發揚光大嗎?日本料理文化竟然獨獨少了美味的豆干,也沒有干絲素雞素肚這些不管燉滷還是涼拌都美味無比的小傢伙。
 
後來林發現可以用微波爐把豆腐脫水!雖然不完全是豆干,但打碎了包進餃子裡也足以呈現接近豆干的效果了!廚房裡的各種難題都打不倒冷靜林啊!

B05.jpg

幸好餃子的靈魂:香油,在hostel裡就有一大瓶,雖然字面上是「芝麻油」的意思,不過比起台灣用的超濃厚黑麻油,比較接近芬芳的香油。
 
離開長崎後的某一天,琺小姐line我們問說我們還有素餃子的recipe嗎。所以順便放上來,提供給想要以有限資源自製素餃子的各國民眾參考。
  
"Vegan Gyoza Recipe"
 
Dough recipe:
Flour 300g
Salt 1/4 teaspoon 
Hot water 100g
Cold water 90g

1. Put flour and salt in the bowl
2. Pour in hot water and mix it quickly in the same time
3. Pour in cold water and mix, massage it until it become a perfect dough with a smooth surface
4. Cover it with wrap or container to leave it for 1 hour
5. Roll into long shape and cut into cubes in equal size. Make into skin. *Don't cut everything in once. Keep them in the wrap until you're making them to stay soft, otherwise it will become dry and hard very soon.
 
Inside material recipe:
1. cut cabbage, carrot into tiny pieces. Mix salt into cut vegetables.
2. Smash ginger.
3. Microwave tofu to make it dehydrated, and smash it as well.
4. Wait until the vegetables become soft. Push out all the water and then mix everything together.
5. Mix some sesame oil in it.

When pan frying gyoza:
1. put oil at the bottom of the pan
2. arrange all the gyoza in the pan
3. mix water with wheat flour, and pour until it reach the half height of gyoza. *this is to form the thin crispy skin on gyoza.
4. cook until all the water dry out. *check the bottom frequently to make sure it turns golden crispy color but not burned.

Sauce:
Soy sauce of course. you can also put some chopped ginger and red pepper.
We also tried yakiniku sauce, and it matched perfectly with this Gyoza!

 

Var小姐可以不要玩食物嗎?

被分配到桿麵皮任務的這位粉紅色頭髮同學因為太慢長了所以一邊放音樂跳舞。

B07.jpg

但是琺小姐的麵皮成品真的是驚為天人,又圓又薄又大片。
 
我這個誇口說要教她桿麵皮的人桿出來卻慘不忍睹。
 
"Those who cannot do it, teach it."這句話還真是有道理。琺小姐孺子可教我這個當師父的也覺得很欣慰,像殘廢的武林高手遇到筋胳奇佳的人才一樣。

 

我鼓勵琺小姐來台開設手工餃子店,不用賣餃子,光是賣票讓大家進來看這個奇怪的人桿麵皮就有賺了。

B08-1.jpg

Kon-fu Gyo-za!!!

 

接下來是更加慢長的包餃子女工時間。
 
當年在麵食料理課上學了6種包餃子神之技法已經徹底忘光了,還是之前和日本人一起包餃子的法羅群島粉紅美少女教我怎麼包的。

B08.jpg

 

美麗的餃子成品們,終於來到這一步了。

B09.jpg

 

把用血汗包好的餃子排進滿滿的大平台,然後用麵粉混水倒進去約莫到半個餃子的高度,這是用來形成冰花餃子的脆脆翅膀用的!

B10.jpg

第一盤餃子誕生了,由我們的餃模展示。
B11.jpg
琺突然有感而發地說:「我真的很感謝妳們,因為我隨口一句要自己包餃子,妳和林竟然就執行力十足地調查各種食譜然後真的完成這件事了!!!」
 
 
是說在這之前她也隨口說說要在交誼廳開打拉ok party,我們倒是完全沒有執行。
「日本一定有地方可以租到音響投影機和大螢幕!」
 
「呃,我還以為只要拿個筆電出來放youtube影片大家一起唱唱歌就好了,原來妳是要玩真的,哇賽,這就是第一世界國家和第三世界國家的差別嗎?!」
 
琺小姐每次聽到我的第三世界國家梗都會笑歪。
 
「我從來沒想過可以親耳聽到第三世界國家的人怎麼想。台灣的人都知道自己是第三世界國家嗎?」
 
「不知道,哈哈。我如果沒去捷克也從來不覺得我們是第三世界國家,我以為我們至少也要屬於美國陣營。大部份的人都以為第三世界指的是更難以想像的國家,那些總統動不動就被幹掉,然後下一個總統就是幹掉總統的那個人的國家。殊不知我們自己也是 XDDDDD」
 
「沒關係啦,這個歸類法本身就是由第一世界的國家制定的,其實沒什麼意義。」
 
「也是啦,就像高中生一樣,遊戲規則都是由自以為酷的小孩決定的。」
 
 
 
林默默地在爐子前面忙了很久,刷地一聲完成了超美的冰花餃子!!!
 
因此以一個囂張的神情和餃子合照。
 
B12-1.jpg
 
冷靜林真的是廚房裡的一盞暖燈,我已經預約了以後如果開店要請她來任職,僅以此篇貼文為證。
 
最後的成品當然是好吃到飛天,雖然我們總共做了快80個,強逼同在交誼廳的韓國弟弟和德國姐姐一起來吃。
 
因為前兩天我經過一家小藝品店,門口放著一疊「有機蔬食料理課」的傳單,地點是在某位主婦的公寓裡,我興奮地帶著這個好消息回來告訴兩位素食少女,但一堂課要3000日圓,林幫我們打電話去問,也已經客滿了。
 
我跟另外兩位女工說,我們應該在旅舍裡發一樣的傳單,然後收錢交大家做素餃子。
 
琺小姐聽到要收錢眉頭一皺:「我是不會站在資本主義這一邊的!」
 
我就是勢利的台灣人。
 
不過,其實不是只要是錢就資本主義,資本主義的要素是由資本家剝削工人來獲得大部份的利益,開課收錢之後只要由我們三個女工均分收入就是共產主義啦!

 


另外一個冷靜林給我最大的禮物就是超簡易的大阪燒製作方式。
 

B14.jpg
只要兩匙麵粉一顆蛋一咪咪水,加上切得細細的各種愛吃的東西,煎到熟(或半生不熟),淋上靈魂的日式沙拉醬和大阪燒醬,就完成了!
 

B13.jpg

 

接下來的一個月,我大概吃了40次的大阪燒。
 
冷靜林說:「如果有一個可以連續吃多少次大阪燒的比賽,你一定是冠軍。」
 
 
當然除了簡單又好吃之外,也是因為下一間換宿旅舍有人留了一包大阪燒粉(其實就是有調味的麵粉)和一包薄力小麥粉(低筋麵粉),總共加起來快要2公斤竟然被我用完了。


回顧一年來在日本住過的青旅當中,長崎的Casa Blanca Guesthouse實在是數一數二乾淨溫馨的一間hostel。
 
毫不意外地發現我根本沒有拍過任何hostel內部的照片,只有這張可以展示這張桌子有多乾淨(疑)。
 
交誼廳本身雖然走的是極簡風,但是靠得很近的小桌子們讓坐在這裡人雖然擁有自己的空間可以聊天吃東西上網划手機,卻也很容易就能跟隔壁桌的人搭上話。
 
某天我跟琺提早打掃完,閒著沒事在折抹布的時候,突然有個idea想把抹布折成一隻紙鶴。結果我們掙扎了半天,發現兩個人都忘了紙鶴到底怎麼折,旁邊正在吃巧克力當午餐的奇怪英國大叔Darren忍不住插嘴:「讓Nana教妳們啦!Nana一定會!Nana!!!」他像是喚自己老婆還是貼身女傭一樣朝staff值班室大喊。
 
正在值班室的Nana立刻像仙女下凡一樣出現在我們眼前。Darren告訴她這兩個笨蛋連折個紙鶴都不會,妳可以好心教教她們嗎?
 
本Guesthouse的特色就是每一個Staff都像精選少女組合一樣個個正妹卻又剛好走不同風格(Nana是屬於幽默智慧型),不知道是巧合還是老闆面試時特意的安排,總之除了正之外最大的共通點就是遇到任何奇怪的客人問的奇怪問題,她們都會非常耐心仔細地回答。我想這也是這間Guesthouse住起來令人通體舒暢的原因。
 
Nana立刻轉身掏出一包方形彩色褶紙。
 
「哇靠,這裡隨時都有準備褶紙啊?」
 
琺非常冷靜地回答我:「我在日本還沒有住過一間旅社沒有準備origami paper的。」
 
「好的,各位同學,首先第一個步驟就是從對角線對摺。對!對!做得很好〜」才完成一個對角線就被誇獎了。
 
終於大家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折完四隻紙鶴,Nana又轉身掏出一把剪刀,示範怎麼讓冰冷高傲的聖潔紙鶴一秒變猥褻
 
B12.jpg
總而言之,我們在這幾張小桌上浪費了大部份的美好時光。

 

B13-1.jpg

不只如此,我還在這張桌上,達成了我日本之行最高成就(疑?才來兩個禮拜就達成了那後面一整年要幹嘛?)
 
那是一個我正在查多良岳登山交通資訊的晚上,琺在我左手邊上網,另外一側則有一名年約40歲的亞洲婦女,每當我們有一搭沒一搭地抬頭用英文交談時,她就頻頻看向我們這裡。
 
「啊!我真的搞不懂為什麼7點的車會比8點貴一倍!」
 
當她聽到這句話時,知道她的機會來了,立刻把屁股滑到我旁邊:「來,讓我看看。喔!因為這班車是特急,所以會有高鐵的訂位費用。對了妳是從哪裡來的啊?妳英文講得好好,我猜想妳應該不是日本人。」
 
忽略這個有點亂入的登場方式,她其實是一個很酷的人。因為她知道我從台灣來之後,接下來說的是:
 
「我看過一本非常精彩的小說,是在日本的台灣人寫的,叫《流》,它講的就是台灣以前的故事。這本書很有名,讓很多日本人對於台灣的認識又更深入。」
 
她用手機搜尋給我看,是一個日文筆名「東山彰良」,本名「王震緒」的作者,以他山東籍祖父的人生為藍圖的推理小說。

在解開兇殺案謎團的同時,也搭建起七零年代台灣社會這個背景舞台,在日本讀者的眼前揭開這個微妙的時代。
 
「尤其是本省人和外省人的關係,在這本書紅起來以前,大部份的日本人不會了解這件事情。」真不敢相信我會聽到「本省人」和「外省人」這兩個字的日語音讀。
 
「這件事情在現在的台灣仍然是一個問題嗎?」
 
「以前確實是很嚴重的問題,不只是語言隔閡,還有教育上、就業上、經濟上也有差距,政府部門的官員也幾乎以外省人為主。長期下來的衝突還曾經導致政府派軍隊大規模鎮壓的事件,當時島上的本省人知識份子,在一夕之間幾乎被殺光。不過,現在已經沒有差別待遇了,而且因為通婚和教育等等的因素,幾乎不會有人特別區分誰是本省人、誰是外省人,這個詞也開始變得比較少用。」
 
「那麼現在,本省人和外省人,哪一個平均收入會比較高呢?」
 
我歪頭想了一下身邊的本省人和外省人的生活、教育程度、雙親的職業和開什麼車。
 
「不得不說,可能還是外省人平均來說會比較富裕一點,畢竟有很大部份的人父母是領終生奉的軍人或公教人員,但差別已經不是這麼大,台灣富豪排名前幾名也有很多都是本省人。」
 
「那麼本省人和外省人佔總人口比例是多少呢?」
 
這個問題連我都沒思考過精確的答案,於是我打開維基百科,查到這個速成的數字:臺灣閩南人76.9%、客家人10.9%、外省人10.0%。
 
不過省籍登錄早在20多年前就已經取消,所以這個數字只是粗估而已。
 
我向她解釋,要把閩南人和客家人加在一起才算本省人,也因此發現本省人超出我想像地多。
 
她問說:「那最後一項這個1.4%是什麼?」
 
「這個是原住民,比本省人更早就在台灣生活好幾千年的人。」
 
「原來台灣還有原住民?!這真是太有趣了!他們說什麼語言呢?」
 
「台灣原住民有至少十三種以上不同的語言和信仰習俗,有一些字眼跟澳洲的毛利人非常相近。不過,因為國民教育要求他們學中文,所以很多年輕的原住民已經不會說母語了。
 
「為什麼他們的人口那麼少?」
 
「本省人遷移到台灣的人口太多了,一方面應該是受到我們這些漢人的壓迫,另一方面,妳知道台灣本身經歷過很多不同政權的統治,包括西班牙、荷蘭、中國,以及日本。」提到最後一個國家時我忍不住笑了出來,我竟然在跟殖民母國的居民聊台灣殖民史。
 
她微微一笑,點頭示意她了解我在笑什麼。
 
「中國又分成前往兩個部份,一個是鄭成功,一個是清朝政府。」我打開鄭成功的維基百科頁面。
 
「等等,我知道這個人!他是半個日本人!」竟然有活生生的日本人了解鄭成功是誰。她繼續往下讀,「啊!原來他是在平戶市出生的,這是我的老家,就在長崎的北邊啊!」
 
「每一個殖民政權進來台灣的時候,基本人我們漢人很快就投降了,但是原住民不一樣,他們會不惜性命抵抗來捍衛自己的精神文化和生活領域。但也因為這樣,他們付出了比我們更慘痛的代價,有時候整個村子都被屠殺燒光。當然,這件事每個政權都做過,不只日本。」她露出相當同情的表情。雖然我特別強調不只日本,但也意謂著包括日本在內都對原住民造成無比的傷害。
 
「但是這些外來政權來的時候,不是會讓漢人和原住民團結一致對抗他們嗎?」
 
這麼想是沒有錯,喬治歐威爾和蔣渭水也是這麼想的。
 
「這真的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其實目前為止她問的每個問題都相當關鍵,「很可惜,不會。原因是這些政權會先收買最容易歸順的族群,來對抗那些不願意服從的部落。所以收買漢人來對付原住民、收買平地原住民來對抗高山原住民、收買敵對的部落來對抗另一個不聽話的部落,這些是最常採取的手段,刻意激起這些衝突,也只會讓族群間的仇恨不斷加深。」
 
「這個做法真是太聰明了。」
 
「當然不只日本,每個進駐台灣的殖民政府都這麼做過。」
 
「我真的很想多了解這些原住民他們的文化,還有經歷過什麼樣的歷史,以前我都不知道。」
 
「啊,其實我們有一部電影在講這件事情。」我打開youtube視窗,暗自忍住內心的興奮之情,搜尋《賽德克.巴萊》的預告片。
 
一開始日本軍官就用非常狂妄的日語,展現了對於台灣山林資源掠奪的野心。接下來雙方作戰的畫面,炮火像水煮蛋一樣投入原始叢林裡,奔跑的人們一個一個被炸開。一行人在樹上繫起一條一條的布巾,將自己的脖子掛上去……。最後是老莫那說的那句話:「如果文明是要我們卑躬曲膝,那我就讓你們看見野蠻的驕傲。」
 
真想不到我此生有幸把《賽德克.巴萊》的預告片播給日本人看。
 
我一面播,一面偷偷觀察她的神情。她的眉頭愈來愈緊,眼神愈來愈哀淒。
 
看完之後,她問我這部電影的名字,在手機上記了下來。
 
「賽德克巴萊,這是其中一族的原住民語,賽德克是『人』的意思,巴萊是『真正的』,意思是以自己的精神文化過活,才能算是『真正的人』。」
 
「這部電影在台灣很有名嗎?」
 
「非常有名,在那之前,幾乎沒有一部商業大片以原住民的歷史為題材。」
 
「我覺得他們應該要來日本上映,每一個日本人都應該要看過這部電影。」
 
她的這句話,讓我覺得這次來日本已經值得了。
 
 

然後現在這又是什麼情形呢?
G01.jpg
就是某一天晚上我們又一起在交誼廳耍廢(基本上就是我埋頭在找農場的工作,林一邊吃甜食一邊在用手機看電影),琺突然從電腦螢幕前抬頭說:「我決定要去海灘了,怎麼樣?」
 
身為孤癖三人組的成員,約人出門的特色就是「不管你們怎麼想反正我是去定了」。
 
這個時候的長崎最高溫也才23度,對我們來說還算是冬天,但是來自冰天雪地的法羅群島的少女已經認定是一定要去海邊的天氣了。
 
「為什麼要在長崎去海灘啊?」這絕對不是來長崎玩會有人推薦的行程。
 
「我知道妳們台灣到處都是海灘,但我們在法羅群島是沒有這種東西的。」琺翻白眼說。
 
「嗯………。」我和林同時發出懶得出門正在找藉口的聲音。
 
「賣粿了,妳們就算留在這裡也沒有打算要幹嘛好不好?!」
 
「一語道破」算是琺小姐的終極技能。
 
「但我沒有準備任何要去海邊用的衣服。」因為老娘的所有機能裝備都是用來務農和爬山的。
 
「噢?我有很.多適合海邊的衣服可以借妳噢😘」
 
「不用了謝謝,妳的衣服大概只適合粉紅色頭髮的女人。」
 
我們就這樣再一次答應了琺小姐突如其來的海灘行程。

隔天打掃結束後,三個婦道人家慌慌張張地帶了一堆自以為很海邊的東西出門,到AEON大賣場張羅了酒精飲品,然後搭了2個小時的巴士抵達琺小姐在網路上查到這個叫做「高浜海水浴場」的地方。
 
然後一個人都沒有!
 
擔心去海邊要穿什麼根本就是多餘的,因為就算不穿也沒關係。

Chapter 5 高浜海水浴場

G02.jpg

從海灘上可以遙遙看見海面上的軍艦島,ぐんかんじま(端島,はしま)
 
就是在長崎這幾天一直出現在我們耳邊的話題島嶼:到底該不該去這個貴森森的行程?登島之後到底能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日本對於在島上奴役韓國和中國礦工的歷史解釋是什麼?
 
在餃子工廠出貨的那天晚上,我們邀請了不小心身在交誼廳的韓國重考生弟弟和德國兒童心理治療師加入幫我們吃做了太多的餃子。
 
後來又有一個非常友善地買了下酒菜請我們吃的韓國大叔走進來,他說,他去了軍艦島,覺得非常失望。他用很簡約的英文說:「那裡只是在賣紀念品而已。」
 
我把這段話告訴後來去了軍艦島的琺,她說:「對!我看到一堆日本高中生在買『軍艦島』的T恤,對他們來說就是穿在身上很酷表示自己有去過軍艦島,但是他們完全不了解上面的歷史背景。」
 
「啊,把這個東西賣給韓國旅客的想法到底是什麼啊?」
 
韓國弟弟幫我翻譯大叔說的一段話,「在福岡的櫛田神社裡,有一把武士刀。這把刀在當年是日軍入侵韓國時,衝進韓國皇后府邸,殺光包括皇后在內的所有人用的刀。現在,他們仍然把這把刀供奉在神社裡面。」
 
韓國弟弟說:「我們並不恨日本人,日本人都非常友善,但我們恨的是日本政府,他們永遠都在否認這些事情。」
 
我問他們:「在台灣,我們有些人恨日本政府,但有些人會懷念過去日本時代,覺得當時很美好,在韓國也有這樣的人嗎?」
 
「有,但是,我們會說,這些人瘋了。」
 
來日本之後,我時不時想起經歷過日本統治的台灣人留存的「親日」心態。似乎不一定是日本對他們這麼好,而是在台灣人的記憶裡,眼前只有「親中」和「親日」兩個選項,所以寧可親日。因為國民黨美學慘不忍睹,所以只好認為日式建築是台灣最美的街景。
 
「為什麼不能只是『台灣』呢?」後來遇到的一個德國電影製片政治姐問我。
 
我也不曉得,什麼樣的東西代表純粹的「台灣」呢?

G03.jpg

琺小姐堅持要走到海灘的另一端當做我們的扎營處(把毛巾舖在地上而已),因為她說這個角落比較美麗。

G04.jpg

這話說得沒錯,但後果就是上個廁所來回要走20分鐘,天都黑了。

在林為了上廁所開啟漫長旅途的時候,月野兔小姐就下水了?!

G05.jpg 
這個時候的水溫對我來說還是冰的,最高應該也只有12度吧。
 
「我可是從法羅群島來的。」
 
這句話快要讓我覺得那些島上住的都是戰鬥民族了。

G06.jpg

月野兔說她在網路上看到人家把啤酒埋在有海浪的地方來保冰,我個人覺得是個bad idea但她堅持。

 

三位無辜的仁兄:

G07.jpg

下場就是我們曬太陽曬到一半就會說:「Var,妳的啤酒又被沖走了。」
 
然後她就會「Oh, fuck」一聲朝著大海的方向奔跑去撿啤酒,再重新埋回自以為埋得比上一次更深更扎實的地方。
 
不斷重覆這個循環直到太陽下山我們要回家了。

G08.jpg

雖然我們成功地擺脫阿宅人生,按照計劃賣力地搭了2個小時的客運抵達海邊,但實際上我們在海邊做的事情,和在旅舍沒什麼兩樣:睡覺、梅酒、划手機、聽音樂。
 
廢人不管到哪都是廢人。

G09.jpg

不過也要感謝法羅小姐,在太陽下山的最後一刻最後一次踏上漫長的廁所旅途的我,看到最令人難忘的夕陽。

G10.jpg

以及夕陽當中遠方露出來的,一艘百年來不曾起航的軍艦。

G11.jpg

長崎的記憶幾乎就在瞎扯淡和聊政治中度過。

 


 

Z06.jpg

還記得,#羅賓大神 時不時就會冒出不知道從哪來的奇妙問題。
 
有一個晚上,他又突然問我們:這輩子有沒有去算過命?
 
我說:「我個人雖然沒有,但我爸媽有幫我算過。」
 
「結果算命仙說什麼?」
 
「他說,我這輩子沒有貴人命。意思是我不會遇到大力幫助我的人。不過這不是一件壞事,因為通常自身剛強的人就不需要求助他人,自然也就遇不到貴人。」
 
「但你真的覺得目前沒有遇過給予你幫助的人嗎?」
 
當然有,不願意麻煩他人,並不代表就不會受到他人的幫忙。
即便不是提供幫助,純粹只是從他身上學到很多東西,那也算是貴人。
 
現在回想起來,在長崎遇到羅賓大神、林林和琺,可以說是我人生中出現的貴人。

文章標籤

花生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